第十八章 国贸之夜
努力,终于有一天,托马斯通过一位读者的安排见到了美国导演斯皮尔博格。斯皮尔博格自然是善于捕捉机会的人,他听了辛德勒的故事,同意拍摄电影,但他说自己的片约很多,要等到十年后才能动手拍《辛德勒名单》。”
我又为斯皮尔博格捏了两把汗。曲航最喜欢斯皮尔博格导演的《侏罗纪公园》。
胡敬说:“托马斯对斯皮尔博格说,你别再拍恐龙了,你现在就缺奥斯卡奖。我保证,《辛德勒名单》能让你得奥斯卡奖。斯皮尔博格终于抓住了这个机会,他听从了托马斯的劝告,放下别的电影,立即着手拍摄《辛德勒名单》。1993年,《辛德勒名单》囊括7项奥斯卡奖。”
听得我心潮澎湃。我想,胡敬的家人有多幸福呀,他们天天能听胡敬说话。
我甚至想。如果他们不把胡敬每天说的话记录下来,他们就是对人类的犯罪。
我问胡敬:“有你崇拜的经济学家吗?”
“凯思斯。”胡敬说,“约翰。梅纳德。凯恩斯,英国人。”
我头一次听这个名字。
胡敬说:“我认为,经济学家的重要职责之一是提醒政府避免发生经济危机,经济危机给一个国家造成的损失,有时不亚于战争。一旦发生经济危机,经济学家的职责是解救危机和保护贫民百姓。听说过1929年美国经济危机吧?”
我点头。
胡敬说:“几个星期内,随着股市的崩溃,美国损失了相当于今天的两千五百亿美元,千万人失业,对外贸易减少了百分之五十。”
“怎么办?”我好像成了当时的美国财长。
“自由经济学说反对政府干预经济。发生经济危机后,如果政府不出面干预,结果是这样:随着失业和收入下降,老百姓只能动用储蓄活命,而银行最怕储户都来取钱,这在经济学上叫挤兑。银行只能通过提高利率减缓储户提钱。而提高利率意味着工商业贷款的价格更为高昂,从而妨碍老百姓增加收入和就业。这样就进入恶性循环:老百姓越没工作越没钱,他们越要去银行取钱。取钱的人越多,银行就越提高利率。银行越提高利率,企业贷款的利率就越高。贷款利率越高,企业发展的成本就越高。企业发展的成本越高,就业机会就越少。就业机会越少,靠储蓄过活的人就越多。靠储蓄生活的人越多,银行就越要提高利率保住存款……”
“那怎么办?”我着急。就像我们这儿发生了这样的事。
“是凯恩斯解决了这个难题。”胡敬的脸上魅力四射,“他主张政府出面干预,减少税收,降低利率以刺激投资,实施公共工程计划以增加就业。美国总统罗斯福采纳了凯恩斯的建议。使得美国摆脱了1929年经济危机。凯恩斯经济学说的本质是干预主义。凯思斯的对头说他无异于马克思主义。”
“格林斯潘怎么样?”我想出一个出镜率高的名字。我发现和胡敬谈经济,他兴致勃勃。
“我不赞同他的很多做法。”胡敬好像对美国这位炙手可热的经济学家嗤之以鼻。
“有人管他叫‘世界央行行长’。”我说。
“他除了拿利率当武器,似乎没有别的办法。”胡敬喝茶,“我访问过位于华盛顿的美联储大楼。在大楼一层的大厅里,有一台电子游戏机,用来测试访问者控制货币杠杆的技巧。游戏开始后,各种经济局面诸如通货膨胀、通货紧缩、股市涨落和失业率等纷纷展现在你面前,就看你是提高利率还是降低利率,如果你的手段正确,游戏结束时,你被任命为美联储主席。我觉得,身为美联储主席的格林斯潘,实际上就是拿。美国经济当游戏机玩。我觉得目前的美国经济周期不同于二战后,它更像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初的美国经济周期,甚至和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日本经济有相似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