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1、都说他运气好,“改正”后一顺百顺
厂的发展很感兴趣。

    邹晓风摆摆手说:“那小子心高气傲,来了一般人摆弄不了他,还是别打他的主意。再说咱曙光厂的家底就属技术力量雄厚,你们这批人还少啊?不缺他一个!”

    正说着话,李宪平推门进了屋,他见邹晓风也在这里笑了说:“范厂长的谱儿是够大了,出一趟远门,我们俩个老家伙全过来给你送行。”说完一屁股坐在沙发上,抄过茶几上的一杯茶就喝。他还是过去的老习惯,好喝熟人的茶根。

    范建国笑笑说:“厂长来的正好,我正动员邹援朝来咱厂工作呢!”

    李宪平一挥手说:“援朝的心思我清楚,人家不愿意来并不是看不上咱这个厂,是不愿接受他那军阀父亲的管制,怕失去自由!老邹我没说错吧?”

    “扯淡!是我不愿他来,父子俩在一个单位有什么意思?我不是个领导还好说,他来了确实很不方便嘛!再说这小子傲得很,心里不一定看得上这个厂。”

    李宪平一笑说:“这你可就犯主观啦!人家援朝跟我一聊起曙光厂那是赞不绝口。成就明摆着嘛,全行业无论是产值还是利润连续两年居第二位,这几年的变化还小啊!过一两年再把生产队东头儿那块地吃下来,又是一个变化。”

    邹晓风一摆手说:“好、好、好,你们要是非想要他,等我退下来再调他不迟。聊点儿别的。”他一指李宪平说,“你来这不会是专为谈邹援朝的事吧?”

    李宪平常听邹援朝背后说他父亲正闹更年期,一见邹晓风又犯了倔脾气,忍住笑说:“我找你俩真是有点儿别的事,霍希古和赵长江、何小波搞了一个调研报告给我,建议搞中密度复合板。他们说事先跟玉蓉打过招呼,认为是个方向。我不知道建国知不知道这事?我看到是个发展方向。”

    范建国说:“我听玉蓉念叨过这件事,听说小霍他们是下了功夫的,我觉得可行,也确实符合发展方向。现在看这个问题可能有些超前,但从我们国家木材人均占有率很低来看,大力发展人造板是迟早的事,先走一步的意义也许很快就能突现出来。依我看,他们这个建议还是很有眼光的。”

    李宪平做了一个强有力的手势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我同意你的看法,这次你们出去正好是个机会,考察一下这种复合板家具的市场前景。等你回来咱们再专门研究一次。”他说完又冲着邹晓风颇为得意地说,“咱们的优势是什么不能忘啊,就是你常说的那个家底,技术力量。有了这么多的技术人才,还要有领先一步的指导思想才行。老邹,你说搞不搞?”

    “搞啊!守着那么多的技术人才不用干吗?当摆设呀!”邹晓风的情绪受到感染,也一下子显得兴奋起来。

    李宪平忘形地猛拍了拍邹晓风的大腿,哈哈笑道:“老伙计,当初咱们检的这个大便宜现在看来没错!”说完二人不约而同瞅了一眼范建国全大笑起来。

    范建国先是一愣,但很快也跟着会意地笑了。

    中央落实知识分子政策以来,曙光厂这方面的工作尤为突出,“大跃进”那年进厂的那批知识分子全部得到妥善安置,恢复了干部待遇。除范建国,王玉蓉担任了厂级领导外,另有十几位分别担任各车间、科室的领导,这些人当中先后已有九人入了党。为了最大限度发挥这部人的自身优势,两年前厂里专门设立了一个“技术开发部”,给了八个人的编制。用李宪平的话说,“技术开发部可以三年不鸣,但要做到一鸣惊人。”赵长江与河小波即是这个部门的副主任。赵长江在“清队”中没少吃苦头,落实政策后本想调开曙光厂的,是李宪平动员出霍希古、宋辉、韩启培等人做他的工作,最终使他留了下来。当初的那批人,算上最早离开的史丽云,正常调动的石国栋,离开曙光厂的总共才七个人,绝大多数留了下来,有几个人找的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那年那月的事简介 >那年那月的事目录 > 1、都说他运气好,“改正”后一顺百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