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此的竞争,是他希望看到的局面。
赵普没有想到皇帝会以这个话题开始,干咳了两声后,回答:“陛下恕罪,微臣只看过一眼杨状元的文章,而且是一手抄件,对其为人才识,实在是不敢轻易下评语啊!中书舍人扈日用大人权知贡举,应该熟悉杨状元的情况,陛下何不把扈大人传来细细询问。”
“你这话说得滑头啊!好吧,不让你评状元的为人了。既然看过他的文章,就说说他文章怎样吧。”
“陛下,微臣才疏学浅,未通读过几本书,怎敢评价状元之文啊!”赵普依然含糊其辞,回避皇帝的问题。
“好了,别兜圈子了。到底怎样,说一说!”
“这——好吧,陛下,微臣冒昧。微臣觉得杨状元的文章好是好,可实在是过于烦琐了。我大宋初立,当需干练之才,才能在千头万绪中理出当务之急,才能迅速为朝廷奠定稳固的基业啊!”赵普没有放过机会,狠狠地将未来可能的政敌打击了一下。
赵匡胤听了,微微点头,说道:“掌书记说得没错,不过,五代法制与礼节毁败殆尽,我正欲用心思缜密之人重理朝纲,仅仅靠一些老臣还不够啊。掌书记啊,今后我拜托你的事情,也少不了啊!”
“是!”赵普赶紧答了一句,心中对还未曾谋面的杨砺已经暗起敌意。
“我准备赶紧传杨砺入朝,到时,掌书记替我多考查考查他!”
“谢陛下信任!”
赵匡胤满意地点了点头,话题一转,问赵普:“李筠将军最近可好?”
“陛下,我在驿馆门口安排的探子夤夜来报,王彦升将军昨晚私下进入驿馆,而且,好像赵光义大人随后也去了驿馆。”赵普提到赵光义的时候,看似无意地在前面加了“好像”两个字,他本来不想加这两个字,但是考虑到赵光义毕竟是皇弟,这样说也许可以委婉一些。
赵匡胤倒好像并没有留意到赵普话中的这个细节,用一种平淡的语调问道:“哦?你有何看法?”
赵普心想:“这话问得可真叫人难答啊。这是问我对李筠的看法呢,还是问对王彦升和赵光义的看法呢?不过既然问了,我还得说啊,就先抓主要的说吧。”他低头沉吟片刻方开口回答。
“李筠必有异心,陛下不如趁他在京,派人除掉他。放过此人,必有后患!”赵普说这话的时候,语气冰冷,心里想:“李筠,你休要怪我狠心。谁让我是个谋士呢,我只能为陛下考虑啊。何况,你已经有了异心,我就须让陛下在你行动之前做出行动。”
赵匡胤微微一愣,左边的眉毛猛地动了一下,道:“那样子,天下诸侯估计会更加惊恐了吧,也容易失了民心啊!”
赵普略一迟疑,他知道赵匡胤所说是有道理的。他是极其聪明的人,立刻意识到,自己作为谋士,心里所想毕竟是谋士的立场,君主的思想自有君主的立场啊。在历史的舞台上,在生活的长河中,许多悲剧就是因为人站在自己的立场去揣摩他人的心思而造成的。他暗暗提醒自己,赵普啊赵普,你一定要记住,你的主公已经是一国之君,不再是一个正在争夺帝位的节度使了!这样一想,他便答道:“陛下说的是,是在下欠考虑了。至于王彦升,我看他对陛下怀恨在心,陛下要小心。此人心胸狭窄,只会记得陛下对他的惩罚,却不会记得陛下对他的恩情。对赵光义大人,陛下也需提防为是。”
赵匡胤听了,叹了口气,看了看远方,说道:“光义是我的兄弟呀!王彦升这人,你替我多留意着吧。对了,道济魏仁浦字道济。,不日可将何继筠之子何承矩调至京城,此乃大将之才。李筠将军身体有恙,朕明日就去看看他。”
后一句,赵匡胤是扭过头对停在远处的魏仁浦大声说的。魏仁浦意识到皇帝对自己说话,微微低下了头,应了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