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第六章 致富是要有手段的
式发展模式,要大胆地深入到广大宋人群众中去,坚决地走宋人群众路线……他们做出这样的安排也是有原因的。

    宋代之前,比如盛唐之时,政府是不允许人口自由迁徙的,“军府之地,户不可移;关辅之民,贯不可改”。

    那时人们平日要出个远门,需要向户籍所在地的官方申请一份通行证,称为“过所”。经过关卡、城门或者向旅店投宿时,都要检查“过所”,没有“过所”而擅自出行者,抓起来治罪。

    不少武侠都是以盛唐为时代背景,但是那些牛逼的大侠们,要是想在盛唐时闯荡江湖、行侠下,那是相当麻烦的,首先你得申请到通行证,否则寸步难行。当然,他们也许比官府还厉害。

    宋代之后,比如明代初期,朱元璋建立了一个限制流动性的静态社会:

    全国人民按不同职业登记成不同的户籍,如民户、匠户、灶户、军户,这些职业户一经划定,不得更改,世代相承。

    民户被要求呆在户籍所在地,种田纳粮,不得游食四方。

    整个社会仿佛是凝固的。

    商民出趟远门,也必须申请通行证,叫做“路引”,性质跟唐代的“过所”差不多。

    直到明代中晚期,随着朱元璋体制的松懈,户籍制度的人身控制逐渐松弛下来,社会才恢复了两宋时期兴起的流动性。

    五位中年大叔确认,只有这个宋朝,自始至终都没有强硬限制社会的流动性。

    看来宋朝人出行,不再需要通行证,到哪里去,也是不要暂住证的。

    宋朝的城市是开放的,人们来去自由。

    这一点让五个中年大叔很是欣赏,他们相信自己的伪装能力,他们都当路人甲、乙、丙、丁、戊好多年了,被边缘化都习惯了。

    五个中年大叔认真地研究过北宋汴京风情长卷《清明上河图》,他们发现,汴京的城门真的完全是敞开的,并无一个士兵把守来盘查出入的行人,好像也没有城管之类的,混混或许有,但是对于这样的人,他们可不怕,和这样的人打交道都习惯了。

    从相关的史料上看,当时大量的农村人口可以自由地涌入城市谋生,如那些游方艺人,“村落百戏之人,拖儿带女,就街坊桥巷,呈百戏伎艺,求觅铺席、宅舍、钱酒之赀”。

    让他们高兴的是,在史料上从未查到他们需要申办通行证、暂住证,更未见他们被城市驱逐出来。

    他们要是租住或购买住房,最多要当地的里正作个证。

    那个时候民工也是不少的,他们集体过去冒充一下,难度不大的。

    五位大叔还发现一件事情。

    在绍兴二十一年,南宋政府下了一道诏令,要求临安府根据居民户等,给下等户蠲免“和买役钱”,这个“和买役钱”就是向城市居民征收的一项税收,比垃圾处置费能高一点,又比城市增容费低点。

    但是临安府一经核算,觉得如果完全蠲免“和买役钱”,财政压力很大,所以提出只减免刚取得临安户籍的新移民的税负。

    结果,临安府的土著居民闹了意见,这不公平,凭什么啊?!

    最后,朝廷采纳一位官员的建议,“并与蠲免”临安府土著与新移民的“和买役钱”。

    五位大叔一盘算,咱们不要求入这个大宋籍,但是当个民工之类的还是可以混下去的,只要是在大宋境内,他们可以实现无证行走而不怕被赶走……嵌入式发展完全可行!

    当然,这还是要做一系列的伪装,别引宋人注目最好了。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与南宋同行简介 >与南宋同行目录 > 第六章 致富是要有手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