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F教――论科幻小说对宇宙的描写
不能飞出大气层时,科幻小说没有理由把宇宙缩小成村庄。更重要的是,即使在超光速时代,宇宙做为一个整体,仍充满着巨大的神秘和震撼力。
弗雷德里克。波尔的小说lt;lt;星辰之父gt;gt;,描写一个亿万富翁,穷毕生精力建造了几十艘巨大的宇宙飞船,均使用传统的火箭发动机,这些飞船载着几万人飞向茫茫太空,为人类开拓新的生存空间。在这些飞船出发几十年后,地球上的科学使超光速飞船成为现实,而这种飞船载着已至暮年的主人公,仅用了一两天时间就追上了那些几十年前出发的传统飞船,使得主人公和几万名先驱者用全部生命进行的壮举成了一种无意义的悲剧。在这篇小说中,波尔用两种技术的对比,同样使人感到了外太空的广阔、先驱者的悲壮和命运的无情。
描写时空跃迁的顶峰之作当属阿瑟。克拉克的lt;lt;2001gt;gt;,小说中表现的人类在神秘宇宙面前的那种恐惧、孤独和敬畏,令读者铭心刻骨,终生难忘。记得二十年前的那个冬夜,我读完那本书后出门仰望夜空,突然感觉周围的一切都消失了,脚下的大地变成了无限伸延的雪白光滑的纯几何平面,在这无限广阔的二维平面上,在壮丽的星空下,就站着我一个人,孤独地面对着这人类头脑无法把握的巨大的神秘。。。。。。从此以后,星空在我的眼中是另一个样子了,那感觉象离开了池溏看到了大海。这使我深深领略了科幻小说的力量。
在忙碌和现实的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目光大都局限在现实社会这样一个盒子中,很少望一眼太空。我曾问过十个人白天会不会出月亮,除一位有些犹豫外,其他人都十分肯定地说不会。现代社会同样造成了人们对数字的麻木感,没有人认真想象过(注意,是想象)一光年到底有多远,而一百五十亿光年的宇宙尺度在大多数人的意识深处同一百五十亿公里没多大区别。对宇宙的麻木感充斥整个社会。科幻的使命是拓广和拉深人们的思想,如果读者因一篇科幻小说,在下班的夜路上停下来,抬头若有所思地望了一会儿星空,这篇小说就是十分成功的了。很遗憾,我们的科幻小说目前在相当程度上也处于这种麻木感之中。这可能是由于以下两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科幻理念上的原因。认为科幻小说同主流文学一样,是描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这种理念下,宇宙在作品中只是一个道具,一个背景,一个陪衬。不可否认,在这种理念下也产生了许多优秀的作品,但科幻小说最大的优势和魅力是描写人和宇宙的关系。宇宙在科幻小说中,应该是和人同样重要的主人公。lt;lt;2001gt;gt;的两部续集lt;lt;2010gt;gt;和lt;lt;2061gt;gt;
之所以不太成功,很大的原因是作者把侧重点转向了描写人类社会的种种关系,并破坏了在lt;lt;2001gt;gt;中建立起来的那种宇宙的神秘和空灵。
同时,感受宇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站到高楼楼顶,我们有居高临下的感觉;坐到升到千米的热汽球上,这种感觉更强烈,令人头昏目眩;但如果从一架在二万米高空飞行的客机上向下看,这种高度感反而减弱了;从几百公里高的轨道上运行的航天飞机上向下看,要想得到高度感可能多少要借肋一些想象;而到三十多万公里之外的月球看地球,无论如何也得不到任何高度感了,这时的地球在我们眼中只是一个可爱的蓝色玩具。人类的感官对超大尺度的把握是十分困难的。宇宙的宏大也同时表现在相反的微观方向,人类感官对这个方向的把握更加困难。同时,现代科学对宇宙宏观和微观的思考已到了很深的程度,科学对宇宙的描述不仅超出了我们的想象,甚至超出了我们可能的想象。真切地体会宇宙的宏大,并在小说中把这种宏大表现出来,是需要超越常人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