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 冬馆大火 ——
Ⅰ
从莱因哈特的时代往回追溯一千年以上的十八世纪,在地球一角的欧洲大陆上流行着一种叫“天才学”的有趣而又奇怪的理论。根据这门理论的说法,被称为天才的人必须具备以下六个项目:
一、在数个没有特定的范畴内有杰出的才能。
二、有着因这些才能所产生出来的足以立纪念碑的功绩。
三、对他人的怀古有着魔术般的支配力。
四、表现出他人眼中奇迹般的思考力和创造力。
五、通常多早熟,在其家族中过去不曾有像他一样杰出的人物。
六、多数在其近亲中有人在精神或社会方面有缺陷。此外,这种人大多对其近亲有着憎恶感。
检视这六点之后很明显可以发现,这些要项正形成了莱因哈特·冯·罗严克拉姆壮丽的宫殿之门。莱因哈特具有无人可比的军事上、政治上的才能,而且他不断使其燃烧直至爆炸。他的才能和志向完全一致,他用自己的生命表现这两方面的天赋。
那么,在历史上和莱因哈特处于敌对关系的杨威利究竟是不是个天才呢?后世对杨威利的评价之所以略显复杂,是因为他的才干和志向不一致所给人的深刻印象之故吧?
从许多的证言和记录看来,很明显的,身为军人的杨在本质上是个战略家。然而,事实上,他却在战术上有着无与伦比的惊人成绩,反倒在战略层面上,他终究无法推翻莱因哈特所确立的优势。主要的外在因素是杨在同盟军瓦解之前只任职最前线的指挥官而没有坐上构建战略的中心位置,但部分原因也是因为他本人无意去克服这个外在因素。因此也有人批评杨是消极而优柔寡断的,而杨对充分发现自己本身的军事才干一事也有着几分犹豫,这个价值观把他的才干朝否定的方向推去。或许就是这种精神上的倾向否定了杨的“天才”。如此一来,杨到底是不是天才就不是杨本身的问题,而是对杨下评价的人们的问题了。
或者,莱因哈特·冯·罗严克拉姆和民主共和势力之间的军事对立是天才和近似天才者之间个人层面上的对决。完完全全是个人层面上的。
尤里安在整理杨威利所留下来的备忘录片断时发现了以下这一段。
“……在某个意义上,莱因哈特·冯·罗严克拉姆是民主共和主义的敌对者。这不是因为他是一个残忍而愚劣的支配者,而是因为他具备了完全相反的特质。和民主主义思想相对的便是期望救世主的思想。由于人民没有能力改革社会、矫正不义、解决矛盾,所以才迫切地期望等待着一个超人的出现。这种‘自己什么都不做,但是,在某个时候就会有传说中的英雄出现为我们击退恶龙’的依赖他人的精神,和亚雷·海尼森所主张的‘自由·自主·自律·自尊’的精神是绝对不相容的。然而,在高登巴姆王朝末期,这个被他人依存的存在却以几近完美的形式成为现实的东西。莱因哈特·冯·罗严克拉姆就是现实的救世主传说。他打倒了腐败的高登巴姆王朝,扫除了独占财富和特权的门阀贵族,实行了许多的社会政策。而他是不是使用非民主的手段来达到这些目的,在这个时候就不是问题的症结所在了。因为帝国的民众要的并不是民主的过程。结果,帝国的民众就在自己不费吹灰之力的情况下获得了民主政治的结果……”
在这之后,杨又展开了什么样的论说就成为永远的疑问了。他的猝死使得他的思想无法以文章的形态实体化。
这一年,不只是莱因哈特的事情多,成为他的配偶的女性也一样是多事之秋。皇妃希尔格尔·冯·罗严克拉姆预定于六月一日生产,在皇帝亲率帝国军主力前往新领土之后,她就在冬馆待产。预定在五月底就移到费沙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特别病楼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