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回 千里急行(下)
城中。缓步走在石板路上,只见街道宽阔,楼台高耸,商贾繁华,豪门林立,当真是“白璧黄金万户侯,宝刀骏马填山丘!”一派富庶繁华之景。
陈靖仇不禁心中感叹。张烈找了一家客栈,安顿下众人,到楼底点了饭菜。陈靖仇席地而坐,问道:“张大哥,不知在这儿,能否打听到神鼎的消息?”
张烈道:“河上官船往来频繁,我估计皇帝的龙舟船队应该离此不远——神鼎也应在此地附近。”
三人边吃边谈,饭后,又一块到街上探听消息。炀帝乘坐龙舟船队、率领满朝文武,御驾南巡一事,早已轰动街坊!满街之人,都在谈论皇帝巡幸江南,途经大梁之事。那龙舟船队刚刚过去,此时正在城南十里处的河中停泊。
张烈等转了半日,最重要的神鼎下落却无人提及。当晚回到客栈住了一夜。
第二日清晨,三人吃过早饭,张烈道:“仇弟,小雪姑娘,今日我们分头出去打听,正午再回客店取齐。”陈靖仇和于小雪答应了,三人分好打听消息的地方,各自去了。
正午时分,张烈与陈靖仇都已回到客栈,却都没打探到任何消息,喝了几口茶水,等了将近一个时辰,始终不见于小雪回来。陈靖仇心中渐渐焦急,道:“张大哥,小雪她会不会是出事了?”
张烈沉吟道:“按理说应该不会,不过,就怕有个什么万一!我们去找找吧!”两人走到街上,径向城中寻来。但穿街走巷,直把大梁城东西南北都找遍了,哪有于小雪的影子。天色向晚,陈靖仇心中焦虑。两人继续前行,拐过一个街角,到了建国寺门前,突然一人在后面轻轻喊道:“陈哥哥!张大哥!”两人一扭头,见于小雪正站在身后路边的屋檐下。
陈靖仇大喜,连忙跑了过去,问道:“怎么这么迟还不回去?我,我还以为你出事了呢!”
于小雪道:“我刚打听到了一些消息,所以晚了,——神鼎现在在皇帝的龙舟上。”
张烈惊道:“哦?什么时候运上去的?”
于小雪道:“我刚听那位老爷爷说的,昨日那只神鼎已运上龙舟了。”说着伸手一指。张烈顺着看去,果见建国寺前的柏树下,立着一个老叟,背负双手。
张烈忙走上去,拱手施礼,问道:“这位老伯,恕晚生冒昧,请问您是否知道神鼎的消息?能否见告?”
那老者缓缓摇头,自言自语道:“可惜那神鼎昨日已被献给皇上,老夫无缘得见,也真想知道长什么样……”张烈再问时,那老者痴痴呆呆,闭目不语。张烈无法,只好退了回来,和两人一块商量。
陈靖仇道:“看来神鼎确实在龙舟上!确切无疑!”张烈沉吟道:“既然神鼎在皇帝身边,玉儿也极有可能就在龙舟上!”
陈靖仇惊道:“那拓跋姑娘,岂不是危险得很?”
张烈道:“她身处敌营,确是时刻有性命之危!事不宜迟!我们马上启程,设法潜入龙舟中去!”三人急急回到客栈,收拾了行李。张烈买了三匹马,几人跨上马飞驰而去。
半个时辰之后,天色向晚,已赶上炀帝南巡船队之末。放眼望去,真个是声势浩大,绵延百里,滚滚如蜿蜒的巨龙一般,不见尽头。河岸上旌旗飘舞,营帐连成一片,各地往来迎送的官员,押着贡品,络绎不绝。这炀帝南巡,携带之后宫嫔妃、文武百官、僧侣道人,几达万人之众。所需粮食,均都由沿途郡县提供。那些地方官领了圣命,若稍有违背,便立刻被诛戮九族,极为残酷。省事的官员都趁机疯狂搜刮一番,谁管百姓死活,乐得自己发财,又可讨好皇帝,借此为升官之资。
三人绕开河岸,继续纵马向前驰去。当晚连夜赶路,那南巡船队,灯火辉煌,鼓乐喧天,竟将夜间的河面映得通红。这隋炀帝只顾纵情恣意享乐,吃不了的珍馐美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