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当筵意气凌九霄
——出自《全唐诗》一百七十二卷·李白〈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
陆游复活之事,除去罗中夏这一伙人之外,并无旁人知道。当时在高明洞外面的诸葛一辉和王尔德,都仍旧以为「陆游」是彼得和尚。可此时费老居然一口便说破了彼得和尚的身份,说明诸葛家事先的准备,要比想象中还要充分。
「你是怎么认出来的?莫非是周成那小子?」彼得和尚道。
「陆大人目光如炬。」
在高明山葛洪鼎内,周成临死前拼出一丝怨魂逃出去,将陆游之事告知天人笔,诸葛家与天人笔联手,陆游复活这秘密自然也会知道。
最为吃惊的是颜政,他一路上反复测试过彼得和尚,已经确认他恢复如常,不是什么「陆游」。可如今当他转头去看时,才惊愕地发觉这位「彼得和尚」的神态已经变了,那张和蔼可亲的面孔,浮起一层淡淡的森严,居高临下,不怒而威,就连周围的气息流转都起了变化。
颜政忍不住问道:「陆老爷子不是去桃花源了吗?什么时候又上了彼得你的身了?」
「彼得和尚」看了他一眼,道:「我并非陆游本尊,只是他临走时留在彼得和尚体内的一缕意识,以备不时之需。」他停顿了一下,又道:「若非如此,韦家怎会乖乖撤下笔阵图呢?」
听到陆游这么说,韦定国不由得面露尴尬。刚才彼得和尚闯入藏笔洞示警的时候,那些长老压根不相信他的说辞,即便是韦定国也将信将疑。彼得和尚情急之下,竟要伸手去破阵,被数名护法的笔冢吏一起出手制住,甚至打算当场格杀。
不料彼得和尚晕厥之后,反现出了陆游本相。几个年轻的笔冢吏还欲上前动手,反被「陆游」轻松打飞。那些老一辈的长老回想起了彼得和尚身上宿有陆游魂魄的秘辛,不能不信,只得与韦定国一起拜伏在地——陆游在诸葛、韦两家的地位尊崇,只略逊于笔冢主人几分。
以陆游的权威,韦家这才心甘情愿地撤下笔阵图,让解放了的笔冢吏们去内庄御敌。而「陆游」则留在了藏笔洞外,与韦定国并肩而立。
颜政和秦宜各自松了一口气,原本他们以为罗中夏被锁入滕王阁后,两边实力悬殊,已是万无胜机。而此时「陆游」居然苏醒过来,那还有什么好怕?诸葛家的人再多,也不会是这千年之前老怪物的对手。
陆游眯起眼睛,习惯性地打量了一下费老,费老恭敬异常,一动不动。
「通鉴笔?不错,史笔之中,除去前四史,就属它为最良。你能与之神会,实在难得。」陆游阅人,从来都是先看笔,点评一二,这是多年笔通积下来的习惯。
费老又施一礼:「老前辈谬赞了。」
他身后的诸葛家笔冢吏看到自家大老对一个年轻和尚毕恭毕敬,无不讶异。不过费老向来治军甚严,无人敢站出来相问,只得互相交头接耳,纷纷猜测。
陆游道:「既然知道我是陆游,为何还不退去?」
他语气倨傲,可身份在那里摆着,并没有什么人觉得不妥。但在场之人仔细一品味陆游的话,却能感觉到倨傲之后的一丝无奈。以陆游的烈火性子,面对诸葛家灭韦家这等大逆之事,居然只要求诸葛家退去,其中曲折,颇堪寻味。
费老何等样人,细细一想便听出弦外之音,便从容答道:「老前辈,在下也是矢在弦上,不得不发。」
这一句话本出自三国时期的陈琳。袁曹大战在际,陈琳为袁绍写讨曹操的檄文,文采斐然。后来曹操打败袁绍,便拿着檄文质问陈琳,陈琳回答:「当时矢在弦上,不得不发。」言其不得已之情形。
费老拿出这一句话来回答陆游,其中寓意颇深。
陆游冷冷一笑:「当年诸葛家和韦家虽然屡生龃龉,终究还是同为诸子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