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围栅村
单的马戏团。缺少的只是这些水胶颜料制成的宣传画:高悬在露天舞台上,用斑斓的色彩画着一个身穿玫瑰红罩衫与天鹅绒礼服的驯兽员,站在一群张牙舞爪的野兽中间,动物们嘴角流血、爪子开裂,在英勇的比戴尔或佩松的长鞭下被迫屈服!当然,除此以外也没有拥挤的人群到现场来观看。
几步之外群集着那些驯化的水牛,它们的领地是围栅村的右侧,每天要喂之以足够的青草。但把这些牲畜放到邻近的天然牧场则不可行。马西亚·凡·吉特措词优美地这样说:“英联邦领土上允许的放牧自由,与喜马拉雅山区森林中潜伏的种种危险是无法相容的。”
“动物园”由六只兽笼组成,每个下面都装有四只轮子,正面夹着铁栅栏,又各自分成三个隔间。使用中根据需要,可以打开各隔断之间能上下抽动的活门,确切地说是隔板;把动物从一个格子撵到另一格里。现在,兽笼中共计关有七只老虎、两只狮子、三只黑豹和两只花豹。
马西亚·凡·吉特告诉我们,他还需要捕获两只花豹、三只老虎和一只狮子才能完成任务,之后就离开此地,前往距离最近的火车站,向孟买城进发。
笼里的野兽便于让人仔细观察,既威风凛凛也凶猛异常。因为被擒获的时间太短,还不能适应这种监禁的生活——从它们骇人的吼声,在隔板之间骤然的窜跃以及有力的爪子猛地伸出,把铁栅也多处弄弯的动作上都可以看得出来。
我们站到兽笼前面时,“笼主”们更是兽性大发,马西亚·凡·吉特却显得无动于衷。
“可怜的畜牲们!”奥德上尉悲悯道。
“可怜的畜牲!”弗克斯也跟着说。
“您难道认为它们比您杀死的那些动物更可怜吗?”供兽商的语气很是生硬。
“甘心被抓更应该受到指责而不是同情!”奥德上尉针锋相对地回答。
尽管在非洲大陆等地,由于唯一的食物来源反刍类动物较少,肉食动物有时要忍受饿上几天的煎熬,但在塔里阿尼地区情况则完全不同。这里随处可见鬃犁、水牛、瘤牛、野猪、羚羊,狮、虎、豹可以随时捕到猎物。此外,山羊以及绵羊群,还不算守卫它们的,都给猛兽们提供了稳定而猎取容易的美味。因此,在喜马拉雅的山林里,食肉动物很容易填饱肚子。而它们难以去除的野性也更是无可辩驳。
供兽商主要是用鬃犎和瘤牛的肉来喂养动物园的那些主人,“希喀里”们自然要负责定期的肉食补给。
如果认为这种狩猎不具危险性就错了。实际上恰恰相反。哪怕是老虎也对野牛惧怕三分,因为这种动物一旦受伤,便凶蛮异常。不少猎手曾亲眼着见野牛奔逃时能把一棵树用牛角撞断。当然啰,也听说反刍动物的眼球是一种真正的放大镜,外部物体投影其中体积要扩大三倍,人体经过这种放大,便显得高高在上,对它形成一种威吓。而且还有人说,走动着的竖直的人体能让野兽感到害怕,所以,站着对抗比蹲着或趴着更有利。
我不知道这些说法中有哪些真实的成分,但有一点我能肯定,即人哪怕站得再笔直再挺拔,也不会对野牛有丝毫的威吓效果,万一他又失了武器,那几乎是必死无疑了。
印度的鬃犎便是如此,这种野牛脑袋扁方,牛角细长弯曲成环状,背部隆起——身形与美洲野牛相似——膝盖以下的部分都是纯白色,若从尾根量起至前端的鼻头,身长有时能达到四米。如果说它们在平原的高草丛里成群吃草时还算得上温顺的话,对冒然进攻他的猎人鬃犎则构成严重威胁。
这就是专门用于饲养凡·吉特动物园中那些肉食动物的反刍动物。因此,为了能更稳妥并几乎不冒风险地抓住它们,“希喀里”更愿意设法在陷阱中捕到野牛,这样,弄出来时它们就已经重伤或是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