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千呼万唤始出来”
11 月8 日终于来临了。
这一天,天气格外晴朗,考古队员们一早就来到了七号汉墓的原址。
在铜球预计出土地点的正上方,探测器的激光探头还放在那里。郭逸平看了看延伸到北面山岗的电缆线,拽起一段,折了一下,在探测器车的车把上牢牢地打了一个结。接着,又去检查激光探头。
在他东面5 米远的地方,梁维舟蹲在一台原子辐射计旁,拿着一个带电缆线的插头,对站在身旁的黄敬之说:“只要把这个插头插上,待会儿铜球出土后,您在那边小山岗上,就可以读到铜球原子辐射的数值。”
黄敬之蹲了下来,接过插头。
“梁工,我这台红外扫描计不知出了什么毛病?”徐振宇站在探测器西边5 米远的地方,焦急地说。
梁维舟走到这台观察热象、测量温度的仪器前,仔细检查着,很快排除了故障。
任思宏在探测器南面5 米远的地方,用铁锤使劲打着电声监听器的一根探棒。省科技博物馆实验厅主任张銎,扛着一架摄象机,急急忙忙走到任思宏这边。他把摄象机往地上一拄,指着电声监听器,客气地说:
“对不起,我来晚了一点,没抢到好位置。 为了我们的广大观众,你能不能把它换一个地方?从这个方向录象,效果比较好一些。”
任思宏两眼盯着他的络腮胡子,笑道:“好吧,让给你!要不然得罪了广大观众,我可担当不起呀。可惜我白费劲了!”
“等一等,我来帮你忙。”张銎一边说着,一边就把摄象机三脚架支了开来。
“我自己来,”任思宏用力把探棒摇晃了几下,拔了出来。他看了一下摄象机的四周:南面还有一台测震仪,北面是探测器;西面是工地上的一个构架;东面开阔一些,只有把电声监听器搬到那儿去。梁维舟过来帮忙,把电声监听器抬过去。任思宏取来探棒和锤子,往下打起来。
梁维舟这才走到归他照看的测震仪前,认真地复查着。
梁维舟这会儿也真是够累的了。由于对这些仪器十分熟悉,干得并不忙乱。调试好测震仪后,他又把场地上的各种仪器检查一遍,然后才向大家宣布:
“撤离现场!”
场地上的这些仪器,各有一条电缆通到北面的小山岗上。他们一边走,一边查看着。
小山岗后面有一片松树林,小山岗上有一块不大的台地。队员们搬来几张桌子,把场地里那些仪器的显示设备放在桌上。岳静早就在这里,调整着微波发射机。从这里往南望去,是一片平坦的开阔地。地里的那些仪器、设备,虽然离得远一点,看起来仍然真切。杨光耀正在和特地从省里赶来的柯化谈论着什么。《考古学术研究》特派记者白丽祯、中南新闻社记者、国家电视台记者和《 楚江日报》记者,在这里把杨光耀团团围住,插空问长问短。当梁维舟池们往山岗上来的时候,杨光耀好象看到了救星似的:
“记者同志们,很抱歉,我有些事情要和他们研究,失陪了!”杨光耀好不容易脱了身,快步去找梁维舟。
记者们又把目标转向柯化院长。柯化微微一笑,和蔼地对记者们说:
“你们是来采访的,我是来参观的,彼此彼此嘛!这里的一切工作都由考古队安排指挥,要问我有关铜球的事,除了对他们的工作表示赞扬和支持外,我可要说无可奉告啦!”
记者们并未失望,他们又各显神通,分头去寻找采访对象。
白丽祯和这些记者是今天早晨刚到的,她还没有见到任思宏。这会儿她一眼看见了他,把他叫到一个人少的地方,从“内线”继续采访去了。
徐振宇上了小山岗,在台地上走来走去,脸上常有的微笑不见了,显得有些焦躁不安。他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