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飞行员的经历
吗。有了它,铜球在古代为何出土的问题,也许能够得到启发和验证。他决定给这位年轻发明家所在的单位——广东电子仪器研究所去一封信,请求他们支援考古队的研究工作,往西陵峡邮寄一台古磁全息检测仪,并附详细的使用说明。
杨帆进来了,她把一个绑扎得很牢靠的牛皮纸包交给了黄敬之。
“叫您受累啦。”杨帆说,“到了那边,请代我向徐振宇,任思宏问好。”
黄敬之点点头,稍有犹豫地说:“把这张报纸送给我吧!”
“您要看,就拿去吧。”
黄敬之并没把报纸拿去,只是把那条新闻整整齐齐地裁了下来,折好,夹在一个笔记本里,然后收在衣袋内。杨帆惊奇地问:“您也喜欢收集剪报?”
黄敬之不置可否地嗯了一声。
杨帆陪黄敬之取了药,把他送到车上。
下午,黄敬之乘车穿出市区,直达楚江机场。任思宏早已为他安排好,搭乘工程局的那架专机,直飞工地。
在飞机上,老教授结识了飞行员金翔。他是个回族青年,身材适中,体格特别健壮,隔着衣服似乎也能感觉到肌肉的发达。这样的体格,在飞行员当中也要算上乘。他十分健谈,在不到一小时的旅程中,己经和老教授相处得很熟。在西陵峡工地的临时机场上,金翔向老教授谈了一件亲身经历。谈的时候,这位飞行员的神情显得那样迷惑不解,给老教授留下了一个深刻的印象。
“前年初春,工地上急需一种器材,派我飞到楚江去取。返回工地时,天气突然变坏,下起鹅毛大雪来。这时能见度极低,无法降落。我想和导航台联系,却受到干扰,怎么也联系不上。后来听到一个微弱的短波讯号,嗞嗞作响。从方位上判别,正是从工地方向发射的,可怎么也听不明白是什么意思。没办法,我只好把器材先运到峡口。”
老教授若有所思地听着。
“后来,”金翔又说,“我把这个清况报告了导航台。导航台的同志说,他们也发现过这个干扰讯号,并且测定过方位,大约在卧牛峰和狮子峰之间。导航台的同志还到那个地方调查过,当时那儿只是一片荒野,什么也没有。”
“你为什么要把这个故事告诉我?”黄敬之清癯的方脸膛上浮现着一丝神秘的微笑,两只眼睛闪烁着深邃的目光。
“您是老教授,又要到考古队去,我估计您需要这个情况。”
“这和考古队有什么关系?”老教授预感到,金翔一定还有什么想法没有说出来。
“既然您问了,那我就说吧。”金翔显得没有把握,“不过,这也许是毫无根据的猪想。自从考古队来寻找铜球,我就有一个感觉,好象那次短波干扰讯号和地下的铜球有什么关系似的。”
“很有意思,”黄敬之欣喜地说,“我们确实需要知道这个情况。”
一辆吉普车把他送到了考古队的大型充气帐篷门前,杨光耀、任思宏、郭逸平、徐振宇和许多队员都出来迎接。杨光耀要他先到屋里休息,老教授不等进屋,站在帐篷外面就把刚才从飞行员那儿听来的情况,对大家说了一遍。杨光耀眯着眼睛沉思起来,也许是金翔的经历勾起他的心思了吧?
黄敬之转达了杨帆对任思宏的问候后,从汽车上取下一个大纸包,递给徐振宇:“小徐,杨帆也向你问好。咯,还给捎来一包东西呢。”
徐振宇接过纸包,脸上有一种很复杂的表情。他把纸包夹在腋下,拉着任思宏,一同回到帐篷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