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遇到困境
其实这道办学令,曹耀筹谋已久,在他看来,愚民之并非儒家所倡,不过是儒家被皇权给利用而已,而中国数千年不开民智,主因是皇权不允许,独裁体制下的皇权不允许百姓拥有学识,即便是拥有也只能是他们所认可的变异儒学,这虽然让中国进入了治乱的大一统循环。
但是在这种体制下本来可以迅速发展的中国科学被极度拖缓了速度,到后来满人入关更是将汉人将有的辉煌未来全部给毁了。(明末中国的科技极强,而在南方各地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而且明朝后期的内阁制与雏形的君主立宪有着某些相似)
而办学一事,曹耀为其做的基础准备可以是耗费心力无数,他执意让军人识字读书,不光是为了让军人有自豪感,能够明白什么是华夏炎黄,更重要的是只有这些识字的军人才能按照他的要求,忠诚地将他所定蒙学内容教授给百姓。
他可不指望现有的儒生阶层会把他定的蒙学内容中关于法墨兵等家的学教给那些孩子,更何况他所选的那本蒙学,那些儒生也是看不懂的。
在曹耀看来,复杂的繁体字无疑让推广知识的难度更大,所以当年教那些急性子军人的时候,他直接用了后世的简体汉字,当然这也是打破读书人文化霸权的一种手段。
在曹耀的这道命令下,这两处地方的百姓都沸腾了起来,在这些目不识丁的百姓眼中,知识无疑是和神圣划上等号的。
现在曹耀让他们的孩子可以和那些世家少爷一样,都能上学读书,这其中意义,对他们来讲简直无法用语言道尽。
就这样,这三地,那些军人白要训练民兵,晚上要给那些孩子讲学,可谓是忙得不得了,不过在这两地百姓的心目中,这些军人的形象无疑又高大了不少,于是一种以军人为荣的风气在三地开始蔓延。
虽然那些军人识字读书过,但是曹耀所发的蒙学中依然有他们不懂的地方,那就是选自《墨经》中的科学知识。
主要集中于数学、力学、光学诸方面,极其厉害的一部著作,如果在古时被大为推广研究的话,他想,后世我们应当看不到什么西方的科技强于中国的局面。
于是在这两部分,往往是那些军人和一帮孩子一起研究讨论,在关于墨经的力学的相关学识上,那些军人和孩更是贯彻了曹耀要他们做到的实践二字,想不明白是吧,那就亲自动手去做,一次不行就两次,三次。
其实在蒙学中,曹耀着重让那些军人灌输给那些孩子的无疑就是‘法制’观念和经过他挑选的儒家观念,而灌输给那些孩子‘法制’的观念中,公平是最被强调的,而隐藏在公平后面的其实就是竞争意识。只是这竞争必须在公平的前提下发生。
至于儒家观念中,曹耀强调的一点也就是大一统思想,也就是对国家归属感的建立,当然其中被他偷换了不少概念。
在这个蒙学令中,曹耀还让那些士兵授意那些孩子回去将他们所学的东西教给他们的父母亲人,他要传播知识和他的观念,这就是他想做的。
当曹耀死命地将蒙学印刷数量满足到几乎可以一户人家一本的时候,荀彧告诉了他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那就是他们的财赋完全陷入了困境,简单点的,他们没钱了。
长安城内,曹操的府上,他麾下所有的文官都到齐了,包括郭嘉在内。
“主公,都是彧的错。”
荀彧低着头道,作为替曹耀主管财政的他竟然因为对蒙学过分的激动,而没有劝阻曹耀那疯狂印书的举动,实在是他的失职。
“恩,其实主要的过错在我身上,文若不必自责。”
“主公不可,主公在蒙学中向百姓提倡‘法制’,怎能不以身作则,此事我等皆有罪责,不可轻易了之。”
荀攸却是正颜谏道,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