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坐地户
这时候的北京城里,坐地户一般都是一个大家庭,坐地户的意思就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不是随着全国解放而跟随政府部门和军队迁进来的。这些坐地户大家庭里基本都还保留着没被破除干净的四旧,四旧就是:旧思想、旧习惯、旧风俗、旧文化。具体表现在洪涛他姥爷身上的就是大家长制度、大男子主义!
洪涛的姥爷是个小老头,个头不高,但很彪悍。他在大山子那边的电子管厂上班,就是一个普通钳工,文化也不高,顶多是能看懂报纸啥的。这个彪悍体现在哪儿呢?首先就是他的身体彪悍,他每天早上4点就起床,先去地坛公园里打太极拳,然后找准一棵大树把全身上下都撞一个遍,再步行一路向东,穿过东直门直奔酒仙桥大山子一带。
这个距离有多远呢?就等于是从地坛公园走到望京小区,单程9公里左右,中途在东直门的早点铺里来一顿包子炒肝,中午吃饭盒里带着的午饭,晚上下班之后再一路走回来,顺便给家里的孩子买点零嘴什么的。这个孩子指的就是洪涛和洪涛的小舅舅,至于那个比洪涛也只大了12岁的小姨,在他姥爷眼里根本不能算小孩,更不能给买零嘴,家里的男孩子才算孩子,女孩子都是给别人家养的,凑合喂活了就完事!多吃一口都是严重的浪费!
如果光是不给买零食也就凑合了,但这只是很小的一个细节,在洪涛的姥姥家里,姥爷下班回来的钟点,就是开晚饭的时刻,老头儿每天几乎都是同一个时间到家,所以他进屋之后,喝两口热茶,酒菜就必须上桌了,晚一分钟都不成,如果晚了姥姥就得落埋怨,负责帮助姥姥做饭的小姨就得挨骂,赶上洪涛的母亲回来三个女人全得数落,要是洪涛的大姨和大姨夫也回来了,那就把4个女人包一块骂!
但是这种数落也好、埋怨也好、骂也好,只限于家里的女人,像洪涛的父亲、大姨夫、大舅、小舅包括洪涛自己,是不会挨骂的,老头儿从心眼里由衷的感觉就是,家里的男人都是上班挣钱的,女人就是洗洗涮涮、做饭看孩子的,如果他上班没上好,工资没拿回来,那是他的问题,除去这个之外,一切问题都是女人的问题,必须教育!
老头儿不抽烟,但是每顿饭必须喝2盅白酒,小瓷盅,北京叫八钱杯,一盅不到一两酒。姥姥家吃饭的顺序是这样的,先上酒菜,平时也就是拌个萝卜丝、白菜心之类的,赶上老头儿高兴,他可能会从下班的路上带回一两二两的猪头肉或者羊杂碎,用黄色的油纸包着,揣在兜里,吃饭的时候掏出来,往桌上一放,香气能飘满一院子。
等酒喝得差不多时,主菜、热菜就该上了,无非也就是白菜炖土豆、萝卜炖土豆、炒黄瓜、焖扁豆之类的,顶多再摊一小盘鸡蛋。当时的北京大部分家庭都是这样的,冬天就是白菜、萝卜、土豆,夏天把白菜去掉,换上黄瓜、扁豆,一年四季如此,每个月再包几次饺子或者包子,要不弄个炸酱面什么的,里面放上点肉末。
上菜必须有顺序,吃饭的人也得按顺序排着队来。能和姥爷同桌吃饭的,只有家里的男人。姑爷排在第一位,因为按照北京的老礼,姑爷算是客人,得尊重,一般就只有洪涛的父亲,他的大姨夫家住的远,不逢年过节是不会来的;小男孩排在第二位,就是洪涛和他那个小舅舅;剩下的成年男孩子排在最末,但是如果里面有能和老头儿一块喝一口儿的,位置可以前移。可惜的是包括洪涛他父亲在内,全家人除了老头儿,都不喝酒。
男人们吃完了,一般就是等姥爷吃完了,抹抹嘴离开了桌子,家里的女人们才能上桌吃饭,这时候桌上的好菜和那么一丁点肉都被洪涛和他那个小舅舅给吃光了。洪涛小时候并没觉得这种习惯有什么问题,他的脑子也根本没往这方面想过,等他大了之后,娶了媳妇,才知道当初的姥爷在精神层面上过得是多么的富裕。从他那一辈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