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菩提子
1932年 北平
魏长旭蹲在琉璃厂的中华书局里面,一边翻着手里的书,一边支楞着耳朵听那些老店主们聊天。
琉璃厂这边大早上的一般都没有什么生意,所以那些店主们吃过了早餐,就都拎着个鸟笼子,到中华书局门外坐着唠嗑。有时候谈谈这紧张的时局,有时候聊聊这北京居然被民国政府取消了首都资格,名字也改成了北平,再时不时愤慨下那些金发红毛的洋鬼子们,差不多日头偏移了些许,就都会被自家的伙计们都唤回去了。
是的,琉璃厂这里是北京城最繁华的古董街,从清初顺治年间,这里就是汉族官员的聚集地,到后来全国各地的会馆也都建在附近,官员、赶考的举子也常聚集于此逛书市,集市慢慢地变成街坊,连前门和城隆庙的书局古董店铺也都转移了过来。
都说乱世黄金盛世古董,眼看着清末乱世将起,来琉璃厂当古董换黄金的人也络绎不绝。魏长旭一天天地这么看着,发现清晨来这里聊天遇鸟的店主们一天比一天少,大家脸上的表情也越来越凝重。现下时局艰难,眼看着小日本占了东三省,逼近关内,很多人都悄悄地收了铺子,南下避难去了。
今天这些老店主们的聊天,情绪也不高,胡乱聊了几句,就都各自散了。魏长旭见听不到什么消息,便扔下了几个硬币,抓着手中的报纸往琉璃厂的西南方向走去。街上的人并不多,往日热闹的街巷变得冷清萧条,每个行人脸上的表情都透着一股惶恐不安。不远处的北京城里还能听得到琴星的几声枪晌,也不知道是士兵们的冲突,还是百姓私藏的枪械。也许这几声枪响又带走了几个人的性命,但没有人会因此而动容,大家都不约而同地压低了头,加快了脚步。
熟练地穿过几个街巷,魏长旭推开了哑舍的大门,刚往里面迈了一步,就有一个小孩子撞进了他的怀里,摸走了他手里的《北平日报》。
“苏尧,你能认识几个字啊?还不是要我给你念?”魏长旭撇了撇嘴,没跟对方计较。
魏长旭今年九岁,小时候家里也是颇有资产。但乱世之中,越是富庶家族,就越是破落得厉害。在魏长旭六岁的时候,家破人亡,他流落街头当了个乞儿,差点就被饿死,幸亏这家古董店的老板大发善心救了他,后来见他对古物还有些兴趣和见识,便留他当了个学徒。
而苏尧小他三岁,当年魏长旭刚来哑舍时,他还是一个襁褓中的婴孩。老板说这孩子也是乱世之中他捡的,但魏长旭私下里却觉得这孩子八成就是老板的私生子。因为老板他也太偏心了,就算苏尧年纪小,但各种宠爱备至啊简直要闪瞎他的眼!看!这小孩儿从小戴在脖子上的白玉长命锁,一看就价值连城啊喂!他都没有这么好的东西戴!
魏长旭一边看着才六岁的小孩儿趴在黄花梨炕桌上识字看报纸,一边各种腹诽。他把出去买的早餐也放在了苏尧旁边,这时云母屏风后便转出了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正是这哑舍的老板。
这人常年都穿着一身黑色的中山装。那上面用红线绣着一条栩栩如生的赤龙,老老实实地趴在他的右肩上,端得是无比霸气。魏长旭无论看多少回,都觉得移不开目光。他这么多年就没见老板穿过其他衣服,顶多秋冬时期在外面罩上一层外套而已。
见老板浸湿了毛巾,体贴地给苏尧擦干净了小手之后,把馅饼放在祭红瓷盘中,用小银刀整整齐齐地分成了几六块,又把豆浆从罐子里倒出来,用青花瓷碗盛好放在苏尧手边。那一整套动作做得是无比熟练自如,让魏长旭看得各种眼红。
好吧,他也不应该跟小他三岁的小破孩争宠,更何况这个雪团子一样的孩子,也是他看着长大的。魏长旭老老实实地洗过手,抓过一张馅饼,一边吃一边活跃气氛似的说道:“今天那些人聊天聊到了之前皇宫里的那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