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三节
    我刚开始对斯德哥尔摩大学,大脑研究小组进行采访不久,就遇见了一位头脑十分聪明的杰出人物。他从日本来,名字就叫御手洗洁。他各方面的才能都很突出,仅仅是语言能力这一点,就体现出他的非同一般。他可以自由运用好几种语言,和我用瑞典语讨论文学上的问题,也毫无障碍。

    不久以后,他发现我和说德语的圈子里的人有来往,于是,我们俩的对话,又很自然地变成了德语。当他知道我英语也说得不错以后,我对他的采访,随即又改成了英语。目前各国在大脑研究方面的专业术语,基本上统一为英语,运用英语进行讨论交流,理解上的差异会更少些,因此在脑研究小组中,大家尽量使用英语沟通,这么做,也有利于和美国的研究机构,进行信息交换。

    尽管他在科学研究和语言方面的能力十分突出,但他对斯德哥尔摩市的地理,却并不熟悉。因此,我自然就担负起向导的责任,经常带他去各种好吃而又便宜的餐馆,或者为他介绍环境安静,适合阅读的咖啡厅,还带他去过一些,能淘到许多有用的专业书籍的旧书店。

    以此为交换,我也从他那里,获取了不少与研究进展有关的信息,实际上,如果这个研究小组,没有邀请他来参与的话,我写的连载文章内容,就将贫乏得多了,顶多持续半年就该结束了。当地的学者,大多仅能用瑞典语,介绍自己的专业成果,而我用瑞典语,和他们探讨专业问题的能力又不够。

    我运用了自己积累下的全部生活知识,带他转遍了斯德哥尔摩市内,我所喜欢的餐馆和酒吧。每次随他出行,都能成为我的学习过程,从他那里,我学到了各种知识。他尤其擅长和我这样的外行人打交道,即使是十分复杂的专业问题,也能解释得通俗而透彻,这实在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

    采访他的过程中,让我体会最深的是:虽然我仅在大学里,学过一些基础知识,但那么复杂的问题,在他的解说之下,连没上过大学的人,都感觉浅显易懂。我甚至认为,听他的讲解,要比上大学时听课容易得多;尤其难得的是,他对学术以外的事情,也很熟悉,对于向公众公开研究成果的意义,有着充分的认识;他不像其他学者那样,总是喜欢隐瞒自己的研究成果,或者企图垄断科研成果,以谋取私利。

    而比起以上这些方面,我尤其欣赏的是,他拥有学者中普遍欠缺的、那种豪爽大方的性格,简直像个与众不同的喜剧演员。在梅拉伦湖畔,老城的酒吧里,他一杯酒下肚后,跳的踢踏舞技惊四座。

    和他一起度过的每一刻,对我来说,都新鲜而刺激,和他会面,比和瑞典最好的演员会面更会让我高兴。每次他在一起,总让我感觉精神振奋,慢慢地,连我的人生观,也变得和他相同起来。能经常和他见面,怎么说呢——这简直挽救了我。不仅仅是关于大脑研究的知识,他还使我认识到,以前我的人生,是多么平庸而无聊。借用一句他形容我的话说——每天用纸巾,包着别人吃剩的鱼骨头,还当做宝贝似的捧在手里,到处走来走去。照他的意思就是说,做学问的人,世界里到处是这种鱼骨,人们往往被它阻碍了前进的步伐。

    在他脑子里,总是把事情按照重要程度标出顺序,每天都过得充实而不浪费。而他排出的优先顺序,往往和我们的不同。我们平常人看不上的一些东西,到了他那里,倒成了宝贝。我们当做事业来做的事,或许在他眼里,不过是吃剩的鱼骨头。他经常劝我,要把工作以外的时间,尽量过得充实,把看似打发时间的休闲,当成娱乐,才能把每天都过得高高兴兴。当然,这也许并非他的原话,只是我对他为人处世的方式的一种理解。

    我每隔一、两天,就要给他的住处或者研究室打个电话,恳求他抽出空闲时间来陪伴我。看来,他也并不讨厌我,对我的请求,从来没有露出过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御手洗洁的旋律简介 >御手洗洁的旋律目录 > 第三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