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七十一章 梓宫迷案
,姬顺臣和邹教授都了如指掌,没想到这件千年迷案,竟然和徐道长他们家族有关。

    姬顺臣和邹教授都很清楚,徐道长他们家族在陕南富甲一方,在前清王朝中,他的祖父已官至三品,就是在现在,他们家族在北京也有豪宅亲眷。

    几年前,那华正是凭着自己祖父和徐道长祖父的良好关系,才和邹教授一起,前往楼观台找到徐道长的。

    徐道长说,他从自己曾祖父亲保存的家谱里,看到过相关事件的一些模糊记载,但上千年延续下来的传载断断续续,此事也不可能在家谱里明确渲染,自己也只是根据一些记载事实推敲判断而已,小时候他曾经就此问过自己的祖父,祖父对此畏莫如深,不提半字。

    家谱记载他们家族起初在西汉年代发家,始从发丘起,因染发冢官司,事发后从扶风逃进终南山,在深山道观里掩人耳目,多年朝代更替后,家族大部分人举家迁往陕南,在那里广置田产,繁衍生息,耕读持家,渐渐考取功名,为官一方,成了陕南一带千百年来有名的官宦豪绅。

    他们家族在明朝中期慢慢地家道中落,走了下坡路,祖产家宅败落已尽,所以明中期之后,家族先人中便有人操起了发丘的行当。

    徐道长说这可能和家族偷偷流传下来的发冢秘笈有关,毕竟发冢是一件不光彩又犯法的事情,在迫于无奈被残酷的生活现实所折磨的情况下,他的先祖起了发冢之心,当然这是他们家族内部的绝密。

    徐道长说,荒冢入锄声,髓髅半出地。在厚葬很成气候的汉朝,关中的盗墓活动比什么地方都要频繁突出,那时候,发冢之事私下里成了一门行业,屡禁不止。

    发冢者在非法盗墓发财的过程中,日积月累了和官府周旋的经验,避免不了和当地的主管官吏有司经常打交道。

    事实上,这个扶风人和那个拿他的官吏,已经不是第一次打交道了,有钱能使鬼推磨,审问和口供只是面子上的借口,事后不久,这个扶风人便变卖了家产,带着重金家财,举家躲进了终南山。

    进山后,他拜见了一位往日和自己私交不错的道长,并请了一位很有名望的风水大师,他们在终南山找了一块位置极好的风水宝地,开始望地打桩,由他出资承建一处规模不小的新道观,他准备在此捐观修道,隐姓埋名,休养生息,伺机再下山重回关中扶风。

    他到底盗过没盗过汉武帝的茂陵我不清楚,也不好判断妄下结论,反正他和盗墓有瓜葛牵连,逃进终南山也是想彻底断了盗墓这条线。

    然而,事与愿违,他这一生,也许命中注定要和先王的陵寝难分难舍。

    徐道长说,为了叙述上方便,让我先把这个扶风人称为先祖吧,以后的事情,是太多的偶然,把他推上了一条不归路,盗墓并不是他想要做的事情。

    姬顺臣和邹教授急着徐道长的下文,一句话都没插,赶紧点了点头,姬顺臣借机为徐道长续茶倒水,邹教授拣起地上的列宁烟斗开始装烟丝。

    有天晚上,承建道观的工匠石匠们劳累了一天,都休息下了,先祖扛出了几只大木箱,这可能是他带到山里的家财宝贝,其实,他建道观的目的,就是为了把这些东西藏起来,而不被别人搜到,道观是个清净之所,不会有人在这里挖墙脚。

    夜深后,先祖在月光下挥起了工匠用的镢头,在白天工匠铺好的大殿地基上动起手来。

    先祖要揭开已经铺好了的石板,在下面再挖个坑,把那几个木箱子藏在里边,再重新铺好石板,恢复原样,他的目的就算达到了。

    先祖挥汗如雨,手上都磨出了几个血泡也不曾停下,他要赶在天亮前把手中的活干完,平时享受惯了,出力的活儿干的不是很顺手,但还是努力掘进了一方大坑,再往下搞几镢头就可以马到成功了,但挖下去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秘境1·惊世秘牍三千年简介 >秘境1·惊世秘牍三千年目录 > 第七十一章 梓宫迷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