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八章
经尝试过印象派的画风,仅此而已。新的时代需要一种能够写实的、二十世纪通用的新型透视法。”

    “您是指立体主义吗?”

    “当然,如果单纯从科学的角度出发,有可能存在着其他的方法,其中最精巧的莫过于现在的计算机图形学。不过,我们不能将之运用在绘画上面。既然是绘画,就必须具备科学和艺术两个方面的特点。不仅能传达给观赏者信息,还要具备鉴赏的价值。”

    乌有明白这一点。完全写实的风景画或者肖像画并不能称之为“画”,不过是一张照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正是由于摄影技术的发展,绘画不得不开拓出一条与之相反的道路。绘画作品要表达的不是表面上看得到的景象,而是深处蕴含着的内在精神。

    “毕加索他们采取的方法是描绘一种过程,而不是结果。将世界上不断变化的各种关系置于认识的过程中,不断描画出瞬间的片段,然后将它们综合起来。立体派画作中的那些细碎的板块就是一个个不同的视角,画布上是各种视角的集合,将真实的物体的全貌同时展示在一个平面上。这就是所谓的‘展开’。”

    毕加索将侧脸的旁边画上原本应该看不到的另外半边脸,就是基于这种理念。这是将两个视点在同一个平面上展开的简单实例。分析立体主义鼎盛时期的作品更加复杂。艺术家以许多角度来描绘对象物,随着视点向周围的缓慢“展开”,临近片段之间呈现出微妙的差异,背景与主题相互穿插,使人产生一种错觉,“干扰”人们的认知,以为看到了对象物最完整的形象。

    ——上面的话是在解释认识的过程。这就是“展开”?上述所谓“干扰”,并非“展开”发挥的主要作用,而是指视角“展开”后给各个片段之间带来微妙差异这一副产品。乌有利用粗浅的物理知识,将那番抽象的话具体化,勉强理解其大概意思。以行驶中的列车为例,前进的运动是“展开”,前进过程中车体小幅度的晃动就是“干扰”。当然,乌有的理解与神父想表达的意思是否一致,还有待商榷。

    有一点可以肯定,用列车的例子来理解神父的话并不很恰当。列车小幅度晃动这一“干扰”,在立体主义中是(世界形成)的关键因素。

    “我好像明白了一点。您为什么突然跟我说起立体主义呢?”

    帕特里克神父看起来非常高兴,眼睛眯成一条缝,说道:

    “你难道没有意识到,和音馆的构成就是典型的立体主义风格……”

    乌有听罢,立刻用“展开”的视角审视自己脚下以及四周的情形。

    “这座建筑就是用‘展开’的视角构筑起来的。想必你来到这里时就有所察觉。和音馆呈倾斜状,展示的是‘立体——平面——立体’的再构过程。设计师为了将真实的情况呈现给众人,很下了一番工夫。”

    “真实……”

    真实到底是什么?一方面将和音当成“神”,也就是“真实之源头”来崇拜,一方面相信存在科学的真实?同一个人同时表述两种自相矛盾的真实?或者神父根本就是在与乌有开玩笑?

    就在这时,乌有脚下的地板开始震动起来。海鸟开始不安地鸣叫,连天空都开始摇晃。地震来了。地震经常袭击这座孤岛。整座和音馆开始剧烈晃动,乌有有些站不稳。因为现在所处的位置是屋顶,若不用力抓住栏杆,很可能被晃下去。他连忙蹲下来,静候地震的结束。

    乌有突然抬起头来,发现神父也蹲在地上,一脸镇定,竟然还带着笑意,饶有兴趣地盯着自己。他只好将视线收回来,开始看海。整座岛屿都晃动起来,更确切地说,波浪在以岛为中心向四周无限扩散开去。

    地震持续了一分钟,海面恢复了以往的平静。

    “这是和音在警告我,不准我继续往下说。”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夏与冬的奏鸣曲简介 >夏与冬的奏鸣曲目录 > 第八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