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血型杀人事件
毒死亡。因此,可以判断,绝对是一氧化碳致死。也许博士死亡时,瓦斯尚未开始漏气,就算已经漏气了,其总含量的一氧化碳,也不足以令人致死。所以,二减一消去法得知,一氧化碳应该是以别种方式,秘密传送进屋内的。

    因此,凶手将一氧化碳送入毛沼博士的寝室,然后营造瓦斯管掉落、瓦斯漏气而中毒致死的假象。

    但是,含有剧毒的一氧化碳气体,又如何送入寝室内呢?在此,我又有了重大的发现,其实所谓的“发现”,仅是当时脑海一闪而过的念头罢了。

    一氧化碳的产生方法并不困难。但是,必须拥有齐全的装备,同时,必须加人硫酸的剧烈药物,一起加热。因此,潜入他人的家中,制造一氧化碳,是一件困难重重的事。

    若仅是少量,则又必须接近对方,尽可能在接近鼻子处施放;若是由室外传送到室内,则必须有橡皮管线。若躲在天花板通风孔处,铺设有细孔的纱网,根本不可能穿过橡皮管线。再说,是比空气较轻的气体,从上面传送,效果反而不佳。一般瓦斯是被压缩存放,在铁制的加压容器中,只要施压,就可以从室外传送至室内,但即使如此,仍必须有导管,才能输送。而且,铁制容器通常都是厚重的铁打造制成,非常沉重,一个人的力量,是无法携带,秘密潜入他人的家中的。

    再者则是液体瓦斯。只要放进特殊的容器里,就可以轻松携带了。只要放在天花板的通风孔,让其掉落地板,甚至不需要掉落,即可自行氧化,达到致死的目的。

    但是,液化的一氧化碳,必须在极低温的环境下产生(临界温度零下一百三十九度,沸点零下一百九十度〉,与二氣化碳不同,极为稀有。二氧化碳也称作碳酸瓦斯,由于容易液化(临界温度三十一度,升华点零下七十九度),通常使用于家庭用的碳酸水制造器内。然而,一氧化碳仍然是可以液化的,空气中只要含有百分之一的成分,两分钟内,就足以令人致死。所以,是纯度相当髙的物质,很容易让人立即毙命。

    我为何会联想到液化一氧化碳呢,实在是因为事件当天,局长在现场的地毯上,发现了相当直径一英寸的烧焦痕迹。只要做过液态空气实验的人,应该都知道,液态空气极为低温,接触后会急速地夺走温度,若肌肤碰触后,则会出现犹如灼伤的现象,橡胶等接触后,则烧焦得犹如陶土一般,但轻轻碰触后,却又随即粉碎。

    液化的一氧化碳,其低温的温度,与液态空气并无差异,若溢到地毯上,也必定会产生烧焦的模样。我当时完全没有察觉到,烧焦的地方,就在床头附近,也就是接近天花板通风孔的正下方。

    另外,事发当天,洗手台的水无法流出,根据管家的解释,因为当天清晨,东京地方极为寒冷,所以,连自来水管都结冻了。这个理由,似乎极具说服力,但试想当时,已经是十点左右,气温也大致回升,如果水管仍旧呈现冻结的状态,似乎有些牵强。洗手台就在床头附近,所以,通风孔正处于床头与洗手台之间,若是极低温的液化瓦斯,经过氧化以后,极有可能造成,周遭附近的低温现象,而使得水管结冻,无法流出水。此情况的冻结程度,范围比较广,同时,也比较不容易恢复原有的温度状态。

    尽管推测仍有瑕疵之处,但却似乎可以解读犯罪的方法。然而,犯人又是谁?犯罪的动机、恐吓信的含意,以及犯人潜入寝室后,如何在被害者反锁房门的状态下行凶的?……这些却是令人摸不着头绪。

    能解开的谜底,似乎仅有少许的部分,事件的本身,仍旧是疑云重重。

    所以,我还是必须如此地煎熬下去!……

    笠神博士的遗书

    就在我怀疑,是否是液化瓦斯后,又持续左思右想,苦恼了一个礼拜时,突然惊闻笠神博士夫妇自杀的消息,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日本推理名作选·甲贺三郎(卷一)简介 >日本推理名作选·甲贺三郎(卷一)目录 > 血型杀人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