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礼后还有兵 图穷现匕首
袁世凯小23岁的宋教仁,像幽灵似的缠着这位临时大总统,仿佛就是他会在一个意想不到的时刻,便会从大总统的宝座上把他拉下来,把他送到历史的垃圾箱里--
宋教仁,一个激进的革命派,弱冠中秀才时便大发宏愿,quot;断黄河铁桥,击鄂督之头,得志于天下,quot;并慨叹quot;中国苦满政久矣!quot;22岁在武昌宏文普通学堂秘密结社,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以后去日本留学,与黄兴相识,发启反清活动。回长沙与黄兴、刘揆一等人成立华兴会,组织力量,准备起义,但未能成功。宋再去日本,1905年在日本结识孙中山,成为同盟会最早的会员。1907年3月经辽宁安东回国,开展革命活动。辛亥革命前夕在上海主笔《民主报》,以quot;桃源渔夫quot;笔名连连发表文章,为辛亥革命做好思想准备和舆论准备。武昌起义后革命形势大好,但革命成果渐渐被袁世凯所夺,宋教仁陷人了苦闷之中。
孙中山要让出临时大总统的时候,宋教仁第一个站出来反对。他毫不隐晦地问孙中山、黄兴:quot;难道你们还不了解袁世凯吗?大清王朝对他天高地厚,他会和我们一起,去推翻这个政权?他是在抢我们的果子!quot;
孙中山笑了。他招手让他坐下,然后说:quot;遁初太冲动了。诚如你所说,袁项城不是我们的同党,不会和我们合作到底。然而,袁项城却是中国当今最有实力的人物,连大清王朝也得惧他几分。这样一个人物愿意和我们合作,并且做了我们流血牺牲也不一定马上就做到的成功,清帝退位了,中国人民从此再不受满鞑的统治。袁项城有功呀,功不可灭!我们把总统让给他值得,应该。quot;由于黄兴也附和孙中山的意见,宋教仁只好勉为同意。但他却quot;根据日本和西方国家的经验,中国不应该总统集权制,应该实行内阁制,国家大事由内阁决定,内阁由各实力派组成。要分权,要相互监督。quot;
宋教仁的意见被写进了《临时约法》。革命后的第一届内阁即按照《临时约法》组成,宋教仁成了这届内阁的阁员。
孙中山以为有约法了,袁世凯便不能专权了;而袁世凯接受《临时约法》却只作为一种羁縻的手段,一旦内阁成立,还得是他说了算。第一届内阁只残喘了四十几天便quot;寿终quot;了,革命党的4阁员不得不随之下台。再诞生的内阁,却是道道地地、不掩不遮的袁氏宠儿了。
革命党对袁世凯约束的打算失败了,革命党成了在野党。
宋教仁却不甘心失败,他认为革命党失权主要原因是没有把革命派团结起来,quot;唐(绍仪)内阁所以短命,在于内阁是各党派的联合体,只有将这个联合体改为某个单一政党组成的内阁,才能团结一致,制止独裁。quot;他大胆地提出quot;毁党造党quot;学说。终于在孙中山到达北京之后,在争取了统一共和党支持的前提下,将国民共进会,国民公党,共和实进会等几个党联系起来,成立了国民党。这个党是以孙中山、黄兴、宋教仁为主要领导人的,成为当时国内最大的政党。又因为孙中山忙于它事,黄兴处理善后,党务全权便由宋教仁负责。宋教仁决定采取大步伐,在国会议员的选举中多占席位,力争握有大权......
这便是当时的宋教仁,这便是令袁世凯寝食不安的宋教仁!
袁世凯不昏,他在任何处境下都有自己得得心应手的办法,他不会眼看着宋教仁去做对他有损的事情。
在晚清的官场时人有这样的评说,说张之洞是有学无术的人物;袁世凯是有术无学的人物;而岑春煊则是个不学无术的人物。术成了袁世凯超人的本领。
宋教仁在袁世凯眼中是个quot;超等人才qu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