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一 怪人王安石

    赵顼心里虽然不想让韩琦呆在自己身边了,表面上却装做依依不舍的样子,流着泪说:“朕见侍中去意已决,不得已才下诏的,只是你走之后,谁来顶替宰相之职啊?”

    韩琦有些酸楚地说:“陛下圣鉴,心中想必早就有了合适的人选了。”

    “王安石何如?”赵顼终于说出了他心中的人选。

    韩琦回答说:“王安石为翰林学士,学问有余,如果要他进职宰臣,气量恐怕不足。

    赵顼看了韩琦一眼,没有回话。韩琦知道赵顼的意思,也不再争论,告辞而去。

    时过不久,吴奎调出京城,到青州去当了知州。次年,吴奎病死在青州。吴奎是北海人,为人正直。少时清贫,当官以后,效仿范文正,买田为义庄,所有俸禄,都接济了同族的穷人。死后,几个儿子连住的地方也没有,时人称为清白吏子孙。

    韩琦、吴奎免职后,赵顼提拔张方平、赵禋为参知政事,吕公弼为枢密使,韩绛、邵元为枢密副使。

    张方平出任参知政事,御史中丞司马光提出反对意见,他说张方平不适宜当参知政事。赵顼不但没有采纳司马光的意见,反而撤了他的中丞之职,改任翰林学士。

    曾公亮再次建议提拔王安石,又遭到张方平的反对。不久,张方平因父亲去世丁忧回家守丧去了。

    赵顼命唐介接替张方平的参知政事之职,但赵顼的心里还是惦记着王安石。

    4、王安石进京

    治平四年(1067年)末,赵顼下诏改元熙宁,次年即为熙宁元年(1068年)。

    四月,王安石终于奉旨进京,受任翰林学士之职,并特准“越级进言”,不受朝仪限制。赵顼得知王安石来京,异常兴奋,立即召其进宫。君臣礼过之后,赵顼迫不及待地就同王安石讨论起国事来。他第一句就问:“朝政当务之急是什么?”

    王安石并不客套,回答说:“以决定政策为要。”

    赵顼接着又问:“你以为唐太宗这个人如何?”

    “陛下当取尧舜为法,不仅唐太宗而已。”王安石看了赵顼一眼,继续说,“尧舜治天下之道简单易行,后世儒臣并不了解尧舜的治国之术,认为尧舜之政后世不可复见。”

    赵顼听了颇觉称心,谦谢说:“你对朕的希望太高了,朕恐怕达不到那种高度。但愿你能尽心尽力地辅助朕,使得达到目的!”

    王安石叩首说:“陛下如果采纳臣的建议,臣将誓死效忠于朝廷!”

    君臣二人的第一次晤面,就对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进行了广泛交流,大有相见恨晚之感。

    听讲座,在当时叫讲经度,是历代帝王的必修课,在这里讲课的人,不是朝中重臣,就是博学鸿儒之士,皇帝参加听讲,朝中大臣也要陪同听讲。

    一天,讲座结束之后,群臣陆续散去,王安石正准备退班,被赵顼留住了,并且还特地在御座旁赐座,这对于臣子来说,可是一种莫大的荣耀。

    赵顼留下王安石,是要与他讨论治国之道,他见王安石坐下后,便问道:“朕观古人,像唐太宗必然要得到魏征,汉昭烈帝必然要得到诸葛亮,然后才可以有为。魏征、诸葛亮两人,都是不世出的人才。”

    王安石回答说:“陛下如果能做尧舜之君,自然就有贤臣为陛下效力,陛下如果能做高宗那样的君王,自然有傅说这样的贤臣辅佐。陛下现在领导的是一个地大民多的国家。国家承平百年之久,全国才智之士无数,难道没有贤德才智之臣供陛下驱使吗?究其原因,恐怕是陛下没有明确的用人政策以及用人不专。今天虽有非常之才,如同当年辅佐尧舜的贤臣,但如果受小人的排挤,贤才也会弃职而去。”

    赵顼回答说:“哪个朝代没有小人呢?就是尧、舜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这才是宋史·真宗英宗仁宗神宗卷简介 >这才是宋史·真宗英宗仁宗神宗卷目录 > 一 怪人王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