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十 没有结局的争斗
李迪知道后,坚决不同意,丁谓一再坚持,后来两人竟扯破脸,大吵了一场,丁谓也就不敢霸王硬上弓了。

    丁谓的动作停止了,李迪的气还没消,第二天便上表弹劾丁谓,说他罔上弄权,私结林特、钱惟演,伙同曹利用、冯拯结为朋党,扰乱朝纲。寇准是刚直之臣,竟被他们陷害而远贬道州。

    丁谓一听急了,立即与李迪争吵起来,两人唇枪舌剑,谁也不让谁,百官站在旁边看热闹,没有人出面制止。

    赵恒萎靡不振地坐在堂上,见两人大吵大闹,已经有些不耐烦了,正想发作,突然,李迪冲着赵恒说:“陛下,臣不愿与这样的奸臣共事,情愿同他一起罢职。”

    由于心情激动,说话的声音大了,采取了与丁谓同归于尽的做法。赵恒被激怒了,当场命翰林学士刘筠草诏,免去李迪、丁谓两人的宰相之职,李迪改知郓州,丁谓改知河南府。

    次日,丁谓上朝谢罪,赵恒责备说,身为朝廷大臣,怎么总是争来斗去。

    丁谓说李迪诽谤他,实在咽不下这口气,才在朝堂上有些失态,说着便跪下哀求说:“如果陛下能特恩赦免,臣愿意留在朝廷,侍候陛下,以报皇恩。”

    赵恒叹了口气说:“你有这个心意,朕何尝不是如此呢!”

    丁谓连忙谢恩而出,跑到中书省传达皇上口谕,命刘筠改草诏命。

    刘筠当然不会同意,他说草诏已经拟好了,如果没有皇上的特旨,是不能改诏书的。

    丁谓见刘筠不改诏,便叫学士晏殊重新起草诏书,恢复丁谓的宰相之职。

    刘筠认为奸人当道,知道今后很难与这样的人共事,主动请求到地方去工作,赵恒批准了他的请求,派他到庐州去做了知州。

    刘筠算得上是一个铁铮铮的汉子,惹不起,躲得起,到地方工作去了。

    此后不久,赵恒干脆下旨,除军国大事外,其余的事都交太子和宰相、枢密使处理。太子还只是一个十一岁的小孩,连生活都不能自理,更谈不上治理朝政了。这道诏书颁发后,事实上是将皇权交给了皇后和权臣。

    赵恒突然想起老宰相王旦临终前说的话,将王曾召回京城,官复原职,仍任参知政事。

    王曾回京后,马上就看出了朝中政局不稳,他担心手握实权的刘皇后对太子不利,心生一计。

    一天,他故意和钱惟演说,太子年纪幼小,没有皇后的抚育不行。皇后把太子抚育好了,那可是刘氏一门天大的福分啊!皇后如果不倚仗太子,她说的话,未必有人肯听。为皇后着想,她必须善待太子,如果皇后与太子母子同心,一切问题才能迎刃而解。

    王曾之所以对钱惟演说这番话,是因为他是刘美的内兄,刘美的夫人就是钱惟演的亲妹妹,而刘美又是刘皇后唯一的哥哥。王曾是想通过这个渠道,将信息传进宫中。

    钱惟演果然是一点即通,立即将王曾的话转达给刘皇后。

    刘皇后是个很有心计的女人,仔细一想也是这么个理:太子可是自己手中的王牌,没有太子,我这皇后怎么能安稳?她觉得王曾的话是金玉良言,此后的态度有了很大转变,如此一来,宫中那种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能体会得到的不和谐的暗流,逐渐平息。

    王曾凭他的机智巧妙地化解了朝廷的一次危机。

    天禧五年(1021年)一过,赵恒改元为乾兴元年,大赦天下,封丁谓为晋国公、冯拯为魏国公、曹利用为韩国公。

    乾兴元年(1022年)正月十五元宵节,赵恒似乎是回光返照,精神特别好,心情也特别好,在几位大臣和嫔妃的陪同下到东华门观灯,玩得非常开心。偏偏是乐极生悲,回宫后就一病不起,到月底,病情是越来越重;礼部派人去祷祀山川,丁谓请道士在宫中作法;御医们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这才是宋史·真宗英宗仁宗神宗卷简介 >这才是宋史·真宗英宗仁宗神宗卷目录 > 十 没有结局的争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