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英译本序言
sh;mdash;英译者注

    光景;虽然他比较年轻,而且是一支伯罗奔尼撒军队中的雅典人①,然而在这场着名的万人大军退师当中,他确实扮演了主要角色。他的描述是直接、爽快、谦详和自然的。

    关于的编写年代一直有争论。但几乎不容置疑,这部记事着作是根据色诺芬在行军中按事件进行过程所做的详细记载写成的。内在的证据,即表明是色诺芬的一部早期作品的文体特征,证实了这个自然的假定:即它的定稿是在这些事件在作者和国人的思想上记忆犹新的时候。另一方面,第五卷里一段个人身世的插叙可能是晚至纪元前370年写的。

    还有一点,色诺芬在约于纪元前380年写的《希腊史》中有一段提到居鲁士长征时,他请读者参阅ldquo;叙拉古人提米司托格尼斯rdquo;所着的关于这次长征的历史。这就显然意味着那时他自己的还没有问世。把这些相互矛盾诸点做一番合理的调和,得出如下见解:色诺芬的是作者在纪元前394年从亚洲回到希腊后不久,便以差不多接近现在这个形式写成的,但直到约纪元前370年才发表。据认为,很可能是色诺芬想让一部突出表现了他自身的作品推迟到晚年才予以发表。

    万人希腊大军从萨尔迪斯进军到巴比伦门户,再由此回师到攸克星海的希腊沿岸,这是历史上一件极为重大的事件。轻而易举地击败比他们多好几倍的波斯军,尽管阿尔塔泽西斯极力阻截,他们仍得以安全回师。这向所有的人表明,这个炫赫一时、颇为人所畏惧的波斯大帝国是全然软弱无力的。

    希腊政治家和军事要员很快便得到启发。正如弗朗西斯middot;培根所说①:ldquo;这位年轻的学者、哲学家[色诺芬],在所有的首领于谈判中被背信弃义地杀害之后,率领这支陆上万人大军穿过广阔王土心脏地带,安全地从巴比伦回到希腊。此事震惊了世界,并鼓舞了后来希腊人入侵波斯王土。正如以后塞萨利人约森所拟议,斯巴达的阿基西罗斯所企图的,马其顿的亚历山大所完成的大业,所有这些都是在这位年轻学者的行动感召下进行的。rdquo;

    一方面万人大军的长征向希腊人显示了波斯的软弱,而色诺芬对此举的叙述却向我们极为清楚地显示了这些追名逐利的希腊雇佣军的优良品质mdash;mdash;他们勇敢而坚忍,虔诚而仁爱,自主而理智。作为不畏艰险的真正军人,他们仍然是酷爱自由的希腊人。对他们只能得其同意而治之,在共同关心的事业上必须听取他们的意见,共同协商。他们被名符其实地称为ldquo;行进的民主rdquo;,ldquo;游动的共和rdquo;,ldquo;深思熟虑而行动;一面战斗,一面表决;一幅行动在亚细亚中央的雅典缩影。rdquo;其ldquo;雇佣rdquo;军且是这样的人物,即此便足以说明这个民族的力量、性格和脾性。

    之所以可贵还在于它提供了希腊人的战争艺术知识,对军事科学做出了切实贡献。色诺芬是,或者可以说在退军过程中成为一名非常有才干的战略家和战术家。对每一个问题都以学者和思想家的精神进行探讨,而后把他的深思熟虑的决断体现为兵法。永远足智多谋,以新的战术应付新的情况,从来不落于常规的羁绊。他的独创和发明的天才对后来希腊兵法影响深远。这种影响一直传留到现代。一位现代军事科学研究者①写道:ldquo;在亚

    <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① 居鲁士以前的交往联合只限于伯罗奔尼撒人。mdash;mdash;英译者注

    <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长征记简介 >长征记目录 > 英译本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