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昌瑞山间已是重兵布哨
那双灼灼的大眼睛在昏暗中定定地瞄向越来越近的两只绿莹莹的狼眼睛,提醒其他人说:“这种饿极了的野狼,你越是怕它,它便越是敢往马身上扑。如果你不理它,它就会乖乖地逃掉。不到万不得已,谁也不要开枪!”
陈树基拍马冲上来,与云一彪并驾齐驱。他问道:“云局长,为什么不能开枪?干掉它算了!”
云一彪说:“如果一枪真能将它打死,倒也罢了。我们是骑在马上,万一打不死它,野狼就会在那里拼命地发出长嗥。到那时,附近定会拥上更多的野狼。它们从后边追咱们,甚至还会有另一批野狼在前面的路上阻拦咱们,我们岂不是自找麻烦?”
“哦,原来如此!”陈树基也是初次遇到野狼拦路的非常情况,心情难免紧张。但是因为有云一彪在旁,他稍稍放下心来。
马蹄急促而匆忙地敲点着大地。五匹骏马并没有因为有野狼拦在路口而放缓四蹄腾飞。渐渐近了,两只绿莹莹的鬼火变成了两只骇人的狼眼睛。侦察员们的心都崩紧了,人人手里都握着张开机头的手枪。当骏马驰到路口的时候,如果野狼当真扑上来,他们手中的几支枪一定会同时开火。那时,野狼即便准备逃遁也难逃被击毙的厄运。
“听我的命令,闯!”云一彪已经看清那只凶煞的野狼正蹲伏在路口,双眼紧盯着五匹奔过来的骏马。突然,那只蹲伏的野狼猛地站了起来,前面两条腿支撑着,做出了欲扑之状。正在这时,云一彪双腿狠狠地一夹马肚子,那匹“菊花青”便“嗖”地一下子凶猛地腾开四蹄,飞奔向前。
就在这一刹,那只故作凶煞状、准备猛扑上来的野狼,“嗷呀”一声吼叫,惊慌失措地倏然闪开,远远地逃窜而去。五匹骏马在野狼已经让开的路口,风驰电掣一般地飞驰而过,消失在浓重的晨雾之中……
沧海隆冬也异常,
小池何事暖如汤?
溶溶一脉流今古,
不为人间洗冷肠。
信口吟诵这首古诗的人是冀北第十五军分区司令员邵子甫!
在距马兰峪清东陵区不远,有一个长方形的水池,周长七丈,深达二丈,池水雾气氤氲,水流清冽。池底似有几只泉穴,汽泡不断上升,使得一泓碧光潋滟的池水,在深秋渐寒的时节里,还不时有一串串水泡从池底上涌,水面上也不断地蒸腾起发热的水汽。这就是清东陵古来有名的“汤泉”。
“一彪,你以为东陵是从大清顺治年间在此地建筑陵穴时方才名扬远近的吗?那就大错而特错了。其实,早在明代时起,昌瑞山就因它的山水秀丽而得名。就以这池‘汤泉’来说,早在唐太宗东征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唐太宗人困马乏,也在这‘汤泉’里洗浴过呢!”戎装佩枪,身材不高,但却墩实健壮的司令员邵子甫,一边与公安局长云一彪沿着昌瑞山麓的一条羊肠小道,向山顶上爬来,一边俯望着山谷间那方已经渐趋枯竭的“汤泉”,说道:“我方才的诗,就说明早在清王朝来此山建筑大批古墓葬群以前,已经有许多人看中此地的地脉。并不像民间传说的那样,是清世祖顺治皇帝偶然来昌瑞山中打猎,发现此处的风水好,才决定在这里建立东陵最早的陵墓——孝陵的!”
“是的是的,邵司令说得有道理。”云一彪回头望了望随行的侦察员陈树基、黄健、国如剑和崔大栋。他们是在天刚放亮的时候,一路疾驰赶到临靠马兰峪清东陵的昌瑞山的。他们赶到之后方才知道,邵子甫司令早在前一天傍黑时分,已经奉冀东党委与行署的命令,亲自率领一营士兵,火速赶到了清东陵,夜深以前便将兵力分头部署在昌瑞山间十四座清陵附近。邵子甫特别将主要兵力布置在顺治的孝陵、咸丰的定陵、同治的惠陵、孝贞(慈安)皇后的普祥峪定东陵以及景陵妃园寝、定陵妃园寝和惠陵妃园寝等几座皇后嫔妃的陵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