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十八回 李旦疑虑持两端 公主决然建数策
插在我身边的眼线。”李隆基沉默了一会儿,问道,“这个元氏急着出宫与王师虔相会,王师虔有什么急事儿问她呢?”

    “小人不知。陛下,元氏确系公主的眼线,其留在陛下身边终归是祸胎。陛下,小人想些法儿将其调走如何?或者将其除掉,对外说她暴病而死,如此最干净。”

    李隆基摇头不许,说道:“不可。将其杀掉或调走,姑姑定会派其他人再来,如此更加隐秘。把她留下吧,你要寻人监视她的一举一动,不许露出痕迹。她形迹已露,对我们有利。”

    高力士躬身答应,并说道:“今后陛下与人说话时,小人尽力不许元氏近前,让她尽量少接触陛下。”

    “嗯,就这么办吧。那个尚宫刘氏倒是不可不防,其在宫内日久,人脉定有不少,她又久与姑姑交往甚密,则此人为姑姑宫中眼线之首。高力士,你须想个法子,将此人驱出宫禁最好。”

    “本来皇后主内,若驱除此婢,皇后吩咐一声即可。然太极殿那里由太上皇居住,若动那边的宫人须皇太后发话才行。”高力士有些为难,如今李旦与李隆基父子二人皆住在宫内,宫前宫后俨然两样天地。

    李隆基想了一下,然后断然道:“这些尚宫经历数朝,已然老矣,该把她们放出宫外了。你立刻向皇后禀报,就说我的意思,四十岁以上宫人须全部出宫,她们归家亦可,若无家可归安置在掖庭宫内。这件事儿须由皇后找皇太后商议,我想皇太后应该不会拦阻。”

    高力士大喜道:“如此吐故纳新,小人定向皇后建言,争取选些踏实忠谨之人充任宫官。”

    李隆基见高力士非常明白此举的用意,遂微笑不语。

    且说唐高宗后期及则天皇后统治后期,唐朝的边关形势逐渐吃紧。吐蕃不断侵扰,唐军与之交战数场皆败;唐朝抽调北方边防之军增援西方,使漠北的东突厥降众感到压力顿失,于是叛乱复国;东北方契丹和奚族也起兵反叛。

    唐中宗李显虽乏善可陈,然在边疆之事上颇有建树。他采纳了“畴承训兵,屯田积粟,谨设烽燧,精饰戈矛,来则惩而御之,去则备而守之”的防御之策,任用郭元振为安西都护以备西突厥,并抵御吐蕃兵;使张仁愿为朔方道大总管,以防东突厥。这二人皆为一代名将,到任后采取各种措施,逐渐使边疆形势稳固下来。双方势力的此消彼长,使突厥和吐蕃又想起和亲之术来,因此入京找李显请娶公主,于是,金城公主远嫁吐蕃。

    近来的西部和北部的边疆形势相对稳定,然东北部的契丹族和奚族已经联手,他们盘踞在辽河地域,伺机向幽州进犯。终于有一天,契丹与奚的二万精骑窜入幽州。幽州大都督孙佺率兵与其战于冷陉,可怜唐兵全军覆没,孙佺也被生擒。

    消息传入长安,郭元振紧急调兵前往幽州驰援。至于幽州都督的人选,郭元振想起宋璟的能耐,求得李旦的同意,授任宋璟为幽州大都督。

    宋璟到了幽州,看到松弛的边防与缺少马军的队伍,心中大为感慨。遥想太宗皇帝时期张万岁倾力养马,终于使唐朝的马政傲视天下,所以才有了后来的李靖率领一万精骑覆灭东突厥的壮举。现在由于马政的衰落,使东突厥沉渣再起,契丹和奚这样的小部落也能狂扫辽河流域,并敢进犯幽州。宋璟明白,这些年京城上层动荡不已,毕竟侵蚀了这个庞大帝国的肌体,已经变得有些衰弱了。

    宋璟判断形势,觉得以手头的兵力无法与对方的马骑对攻,遂下令整固城池,采用固守之法与敌相抗。至于他们劫掠城外的人口与财帛,也只好听之任之了。

    李旦得闻幽州兵乱,他近月余的思考终于有了结果。先天元年十一月,李旦下诰曰,鉴于近期边关有事,皇帝须于明年二月前巡边。诰命中还为李隆基选择了随行巡边人员,以幽州都督宋璟为左军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唐玄宗·壹·乱世争雄简介 >唐玄宗·壹·乱世争雄目录 > 第十八回 李旦疑虑持两端 公主决然建数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