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译者前言
    本书作者达恩·弗兰克是法国当代作家,已经发表了《希腊的初一》、《离别》、《疯人墓地》、《裸卧》、《巴罗上前线》,以及与朋友让·沃特兰合著的系列丛书《博罗历险记——摄影报道》等十五六部著作。他的小说《分手》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在28个国家出版发行,并于1991年获得勒诺多文学奖(LeprixRenaudot)。勒诺多(Renaudot)是17世纪的法国医生兼记者,终生为穷人的利益奔走呼号。他于1631年创办了法国的第一份周报《LaGazette》。1635年担任法国文学杂志《法国信使》的领导。1925年,法国的一个文学评论团体创立了勒诺多文学奖,从1926年起,每年秋天颁奖。

    一书是作者经过多年潜心阅读大量档案资料、收集了丰富的素材之后,又花费了几年的时间撰写而成的。正如他在序言中所说:“我花了几年的时间同时写着两本书。写一本感觉累了就暂时搁下,换写另外一本。因而一直无法将它们完全区别,也无法将它们彻底分开。它们是一对双胞胎,其区别仅仅在于:一本是小说,另一本是传闻逸事。如果不写,就根本不可能写成《裸卧》;没有《裸卧》,也就不可能有。来自世界各国的这些艺术家以他们各自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为基础,创造了现代艺术。多年来,我一直留意收集有关素材。我手头的资料之多,他们故事之丰富多彩,在一本书中不可能容纳得下,也无法全部献给读者。他们是一些顽强的、十分了不起的伙伴。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对他们了解愈深,我的心情就愈加激动不已。”

    一书以翔实的资料和灵活的描述,将“巴黎是世界艺术中心”的那个时代活生生地展现在读者眼前。阅读此书,可以比较详细地了解毕加索、海明威、阿波利奈尔、阿拉贡、莫迪利阿尼、马蒂斯、雅里、马克斯·雅各布、帕森、马雅可夫斯基和佳吉列夫等一大批世界著名的艺术家、作家、诗人生活的各个侧面。

    艺术家们不同于普通人之处在于他们有艺术灵感,日常生活中的零星火星便可能激发出他们创作的无穷动力与灵气。创作是他们人生的第一需求,无论富有或者贫穷,创作的意志都坚定不移、始终不渝。这些诗人、画家、小说家、雕塑家、音乐家敢于打破长期形成的清规戒律,跳出原有的条条框框,勇于大胆想像和创新。正因为他们具有如此优秀的品格,才能创造出20世纪初世界艺术的时代语言:野兽主义法国现代画派之一。、立体主义法国画坛的现代艺术流派,代表画家有毕加索和勃拉克等。、达达主义西方文艺流派,“达达”原为法文中幼儿语言的“马”,取之作为文艺流派的名称,表示“无意义”、“无所谓”。和超现实主义西方文艺流派。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先在瑞士出现达达主义,继而在法国演变为超现实主义。、无政府主义否定一切国家政权的小资产阶级思潮,19世纪上半叶出现在欧洲。。

    然而,艺术家并非圣人,也是有血有肉、有七情六欲的凡人,而且他们特别推崇自由:创作自由、思想自由与生活自由。于是伴随着他们吟诗作画的艺术创作生涯,就出现了一些放荡不羁如同痞子似的生活方式:佩戴用纸或树皮制作的领带、将短裤套在上身当衬衣,穿着满大街游荡;用金表换一些破烂拖鞋;经常喝得酩酊大醉,在巴黎的蒙马特尔和蒙巴那斯大街上随意鸣枪开道,在餐馆酒吧中打架斗殴、寻衅滋事;身边女人成群,更换不迭……

    艺术家的性格和人品也形形色色,各式各样。有的生活清贫,省吃俭用,却全力资助他人;有的收入颇丰,过着奢华生活,却背叛恩人,见死不救;有的喜欢热闹,整天前呼后拥,从酒吧到舞厅,从舞场到郊外,甚至临时决定开车到海滨,毫无计划地虚度终日;有的喜欢独处,同他人老死不相往来;有的对爱情忠贞不渝;有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巴黎的盛宴简介 >巴黎的盛宴目录 > 译者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