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二十章 速度与激情
    反攻缅北,开始了史迪威在战场上最惬意的一段日子。

    史迪威不是没有军事才能的人,如果摆到合适的地点,他所能取得的军事成就也许未必输给麦克阿瑟,当然,这有一个条件,那就是得放低身段,别把自己看得太高。

    经历第一次远征的失败,特别是多次实战交锋后,“老乔”在很多方面都发生了变化。

    他经常身穿普通士兵的服装,肩挂冲锋枪,只带一个卫兵就来到前线,来了之后往师指挥所一坐,跟孙立人或者廖耀湘共进晚餐,就战术和敌情谈论很长时间,然后一块儿住下。

    史迪威住的地方,离最前沿不过五百米距离,但老头既不要工兵专门为他修筑掩蔽所,也不要加派岗哨。

    打仗时,遇到哪个地方进攻不顺畅,他还特别着急,常常独自一人驾一辆小吉普到前线,来了之后就不走,说看你们打仗。

    史迪威是驻印军最高统帅,前线指挥官哪敢让他待在这么危险的地方,只好一个劲赌咒发誓,哄老头先回去。

    过了两天,史迪威一看,怎么搞的,阵地还没拿下,于是又驾车来了,来了就蹲着不走,弄得师长也得跑来跟着一道劝。

    如是者三,直到如愿以偿地攻下日军阵地,他才肯乐呵呵地打道回府。

    我们得承认,假使没有那些致命的缺陷,这其实是个非常可爱和勇敢的老头,也是一个合格的美国将军。

    自1944年4月起,史迪威发起第二次旱季攻势。

    迂回再迂回

    在缅甸,5到10月为雨季,在这中间为旱季。雨季一来,便洪水泛滥,山地泥深过膝,平地则一片汪洋,于机械化作战很不利。

    胡康河谷后,还有一个孟拱河谷,史迪威就是想在旱季结束前,拿下孟拱河谷。

    这又是一次特种化作战的经典范例。

    远征军航空队的三十多架飞机轮番进行俯冲轰炸及扫射,接近六十辆坦克战车在地面超前攻击,重炮随坦克前进,逐次延伸射程。

    日本航空队已经毫无踪影,坦克装甲车和战防炮倒是有,但是大多被重炮给拍成了废铁。

    最后,才轮到步兵上去歼灭残敌。

    正打得欢畅,雨季来了。

    到5月底,孟拱河谷战役还没结束,缅北却已是大雨滂沱,水一泛滥,不但不能埋锅造饭,连开水都没有,官兵只能以罐头伴雨水充饥,另一方面,坦克飞机也不再能够自如地进行配合。

    日本“缅甸方面军”闻风而动,大量增调援兵,咬牙切齿地要扳回局面。

    在特种作战效果大减的情况下,能够依靠的只有战术和战斗力。

    在胡康河谷战役开始前,孙立人便留起了胡子,誓言“不取孟关不剃胡须”,克复孟关后,史迪威代表罗斯福,将一枚“丰功勋章”挂在了孙立人胸前。

    “丰功勋章”系美国开国总统华盛顿所创制,专门授予对美国有功的非美籍将领,奖状中还称孙立人“智勇兼备,将略超人,实足为盟军楷模”。

    剃了胡子,胸前挂满英美勋章的孙立人精神焕发,斗志高昂。

    在这个艰难的雨季,我们却有的是速度与激情。

    孙立人分出一路“剽骑军”,从各路日军的缝隙中一穿而过,攀高山、涉深溪,最后趁夜偷渡水流湍急的孟拱河。

    没有汽艇,没有竹筏,拿什么渡?

    官兵们把身上的背包、水壶、干粮袋、头盔都取下来,做成简易渡船,行军锅上架一重机枪,利用水流速度向对岸划。

    这种新奇的渡河技术,驻印军已演练多次,熟练得很了。

    过了孟拱河,就是日军的物资囤聚站。

    驻站日军共有千余人,什么兵种都有,就是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一寸河山一寸血5·历史不死简介 >一寸河山一寸血5·历史不死目录 > 第二十章 速度与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