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薛仁贵三箭定天山 上官仪一心废皇后
头的是个半老不老的家伙,后头的军队都以看客的姿态观望着什么。相比之下,轻敌的唐军给人一种必败客的感觉。
从唐军的阵营中,领头的骑着战马,往前走了几步。
铁勒人这才看清楚,此人是……
薛仁贵!
十几万大军纷纷扬扬地议论起来,他们不知道薛仁贵想要做什么。却听薛仁贵骑着马,忽然高喊一声:“一!”一手操起大弓,一手拔出一箭,话音刚落,拉满的巨弓猝然变化,箭带着怪响飞了出去。铁勒几十猛士中,一人应声倒地,大军顿时骚动起来。薛仁贵冷冷地瞧着对方,又高声喊出:“二!”
又一箭射中第二人,那人应声倒地,再也没能爬起来。
第三个猛士死亡的时候,铁勒大乱。
阵列在前的几十名猛士大惊失色,纷纷下马,远远朝着薛仁贵拜着,随后上马逃跑。后军因害怕,以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绝不脸红,绝不害臊的气魄,跟随猛士一阵狂逃。那些被收了的猛士不会料到,他们辛辛苦苦拼死拼活,为了铁勒的解放而卖命,后头的人竟然全他妈跑光了。
薛仁贵引兵便追,横渡碛北,当日就击溃了铁勒大军,俘虏统帅三人和士兵无数而还。军中有人作诗赞扬薛仁贵,后来行军的路上,大家就将这首诗当成了歌一起唱。
诗曰:
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
薛仁贵也是有缺点的,在收了那几十名猛士后,他做出了一个错误的举动。
为了永绝后患,他让唐兵在附近挖了一个大坑,将这几十名猛士给活埋了。如果说薛仁贵还算是为了以后着想,那郑仁泰就让人看不出一点儿为以后着想的意思。思结、多滥葛等部落(铁勒分部)投降给了郑仁泰,郑仁泰同志欣喜若狂,决定接受他们的投降,并择日阅兵。
郑仁泰是个人才,他命令投降军队放下武器,接受他的检阅,等人家全部排列完毕,郑仁泰手指一勾,下达了大屠杀的命令。
杀完所有人后,郑仁泰觉得不能白来一趟,于是将部落民众的家财、妻女抢劫过来,供手下享用。开了荤的郑仁泰已经完全控制不了自己的行为,分完女人和财宝后,他又觉得不投降的人欠揍。
他令将军杨志奋勇追击,一场混战后,杨志被愤怒的逃军揍了个鼻青脸肿。杨志哭着回到了郑仁泰的面前,郑仁泰听说杨志被揍,大怒,发誓要找回来。恰此时,斥候报告,敌军因只顾打仗,却把辎重丢在了附近,我们去找找,一定能不劳而获!
郑仁泰被自己冲昏了头脑,率领一万四千骑兵往据说有辎重的地方去了。
大军狂奔了几百里地,很快就要跑到戈壁滩的尽头(倍道赴之,遂逾大碛),却并没有发现传说中的辎重。
迎面的,只是一条干巴巴的大河(仙萼河)。
不要说辎重,就连一颗鸟蛋都没有,郑仁泰觉得自己被人耍了。他终于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代价,因只顾追不存在的辎重,大军往北行进了近千里地。大家自带的粮食又不够,跑到这鸟不拉屎的地方来,想要回去都难。
郑仁泰合该倒霉!
老天爷也这么觉得,为了让郑仁泰的倒霉更富有色彩,它恶狠狠地送给了郑仁泰一场暴雪。郑仁泰和饿得两眼昏花的将士,纷纷卸掉沉重而又冰冷的铁甲,在荒无人烟(除了他们自己)的大漠戈壁徒步行走。马已经没什么用了,能杀了吃就杀了吃,一万四千大军,到最后连一匹马都没剩下。
因为饥饿发狂的士卒占了绝大多数,他们都在吃刚刚饿死的战友的肉。
郑仁泰万余大军,入塞的时候,就只剩下了八百人(比入塞,余兵才八百人)。司宪大夫杨德裔上书弹劾郑仁泰。文曰:“仁泰等诛杀已降,使虏逃散,不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