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十九章 北魏末期的中原大动乱
业发展,著名的均田制和租庸调制,都是在这时期全国推广开来,北魏的国力迅速增长,人口迅速增加,经济日益繁荣,国势蒸蒸日上。魏孝文帝想通过汉化改革,提升整个北魏的实力,并且能够真正消弭南北之间的民族鸿沟,为他将来统一南北做准备。在他完成了改革的初级目的之后,公元499年,魏孝文帝发兵攻打南方齐朝,在战争失败后病逝,年仅33岁。

    带着遗憾病逝的魏孝文帝没有想到,在他轰轰烈烈的汉化改革中,仅仅因为两个小小的疏漏,就为整个北魏王朝的衰落甚至灭亡埋下了祸根。

    <er">二

    魏孝文帝的第一个疏漏,就是对当时北魏军权的控制。

    在魏孝文帝时代,对于军权的控制,采取了均田制和租庸调制的方式,一方面划拨农民土地,再由农民供养士兵。与此同时,他从北方带来的15万精锐军队,被他整编成禁卫军,在河南地区安定下来,成为拱卫政权的主要力量,他以为通过这些措施,就可以让北魏皇室牢牢地把握住大权,在他看来,这样做似乎是万无一失的。但是他错了一点:这些原本在北方边境战无不胜的精锐,一旦进入富庶的汉地,特别是在中原优越的物质条件下,加上长期以来的和平生活,战斗力退化是必然的,也许这些军队的第一代,尚且能够保留尚武精神,但是他们的第二代、第三代,就会渐渐地磨灭掉祖先的血性,沉迷于享乐的生活。在怎样保持军队的战斗力上,魏孝文帝并没有做太多的安排,或许他也来不及做安排,毕竟他只活了33岁。

    魏孝文帝来不及做安排,历史的发展却替他做出了安排。原本被他留在北方防备柔然入侵的鲜卑军队,因为改革的推行,其地位已经被完全的边缘化。这些军人的待遇和地位,比起跟随魏孝文帝进入中央的军队来,可谓千差万别,人比人气死人,这些人不愤怒是不可能的。与此同时,北魏转向农耕经济之后,国家建立了完备的农业生产发展体系,原本以游牧和战斗为生的边境鲜卑族士兵,生活陷入困顿是必然的,反抗的种子,也就因此而种下了。更为重要的是,这些防备柔然民族的“六镇”,长期以来一直生活在大大小小的战斗中,军队的强悍战斗力一直保持了下去,相反北魏王朝所依靠的禁军,在长期的和平生活中,早已经变得腐化不堪,这样的局面,好比是唐朝安史之乱前的“外重内轻”,一旦发生反叛和兵变,情势都是非常危险的。

    北魏孝文帝的另一个疏漏,就是他没有料到,整个北魏王朝,特别是北魏的皇族,会在汉化改革之后迅速腐化堕落下去。不但鲜卑民族的刻苦耐劳精神荡然无存,甚至其荒淫奢侈,比起素来腐化的汉族士族阶层,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拓跋宏新营建的洛阳都城里,最早迁都的时候,洛阳城里居住的鲜卑人,不过有2000多人,但到了拓跋宏去世的时候,就已经激增到了1万多人。其中主要就是在汉化改革中受益的鲜卑文官阶层以及贵族阶层们,这些人通过封建化的经济改革尝到了甜头,成为北魏迅速崛起的暴富一族。而西晋、东晋时期臭名昭著的奢靡之风,也很快在北魏王朝重演了:比如高阳王元庸的住宅,和皇宫一样豪华,他一顿饭的花销就有数万钱,已经赶上了西晋司马炎统治时期的那些权贵们。河间王元辰喜欢和人攀富,他的家中养着骏马近百匹,大部分都是从波斯以及东罗马购买来的,家里喂马用的马槽都是黄金做的,他每次召集王公大臣们饮宴,用的器具都是黄金宝石打制的,甚至还包括从中亚购买来的玛瑙、珍珠器具。元辰有时候还经常痛惜,恨自己和西晋大富豪石崇没有生在一个年代,要不然非要和这个西晋首富好好地比比谁有钱。另外一位王爷元戎,见元辰家比自己有钱,回家后竟然气得一病不起。在病床上还天天念叨:凭什么他家比我家有钱。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不容青史尽成灰·三国两晋南北朝卷简介 >不容青史尽成灰·三国两晋南北朝卷目录 > 第十九章 北魏末期的中原大动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