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十一章 被传说的“潜伏”崔浩
    在北魏早期走向“汉化”的历程里,最著名的人物,就是历仕北魏道武帝、北魏明元帝、北魏太武帝三朝的汉族士大夫崔浩,在北魏汉化关键过程里,他和拓跋鲜卑早期的帝王们一样,最终成为了一个悲壮的殉道者。

    关于他的身份,至今还有一种争论:潜伏!相当多的史家信誓旦旦地认为,这位学问渊博、身份高贵的大臣,其真实身份是南朝汉族政权派入北魏政权的奸细。对于一个对北魏忠心耿耿的名臣来说,这样的评价显然令人啼笑皆非。但细观此人的一生,这类的评价,也显得有一些“道理”。

    崔浩,字伯渊,河北清河人,虽然他是否是卧底的说法,经常被人争论,但他的另一个身份却是无可争论的:南北朝第一流军事谋略家。无论他是不是卧底,对于北魏的发展壮大,身为三朝元老的他,可以说是居功至伟。

    崔浩的出身很高贵,他的家族河北崔家,世代都是高官显贵,是当时出名的士族大家,与当时河北另一个大家族卢家也是儿女亲家。他的先祖崔林,三国的时候为曹操做过高官;他的曾祖父崔悦,在羯族后赵政权里做过司空;他的祖父崔潜,在后燕做过侍郎;父亲崔弘,到了北魏的时候受封白马公。在世家大族当道的五胡十六国时代,城头变幻大王旗的中国北方,像崔浩这样的家族,素来都是稍微有政治头脑的政权,无论汉胡,都争相拉拢的香饽饽。

    到了崔浩这一代,更加青出于蓝胜于蓝。崔浩的父亲崔弘,本身就是以学问著称,年轻的时候号称冀州神童,崔浩更厉害,不但博闻强识,而且博学多才,对儒家以及佛家的典籍都有研究,科学造诣也很深,从年轻的时候就是公认的通才。20岁的时候,崔浩就成了著作郎,也就是北魏皇帝的私人秘书。那是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在位时期,崔浩以一手漂亮的书法,得到了拓跋珪的赏识,当时拓跋珪大部分的诏书,都是由崔浩执笔的,皇帝的私人秘书,在今天看来是个让人羡慕的工作,但放在拓跋珪时代,却是一个人人都要躲的工作。崔浩给拓跋珪做秘书的时候,正好是拓跋珪人生的晚期,当时连续发生贵族叛乱,3个从小情同手足的堂兄,都因为反叛自己而死,这一切对拓跋珪的刺激是非常大的。这位一生文治武功良可称道的英雄,在晚年却变得精神分裂,不但喜怒无常,还喜欢“磕药”,服用一种叫“寒食散”的毒品。每次嗑药的时候,还经常借故杀人,那时候他身边的官员甚至太监宫女,经常莫名其妙地就被他干掉了,所以每当拓跋珪嗑药的时候,别人都是能躲就躲,唯独崔浩不躲,不但不躲,还主动侍奉在拓跋珪的身旁,鞍前马后非常殷勤。但不躲不意味着不在乎自己的生命,公元409年,拓跋珪的儿子拓跋绍发动政变,杀死了拓跋珪,并且逼迫满朝文武向他效忠,崔浩既不反对,也不配合,和父亲崔弘一起装病在家,这场政变持续了没多久,就因为太子拓跋嗣的反攻倒算而失败了。事后拓跋嗣即位,即历史上的北魏明元帝。崔浩虽然在这次政变中失语,但因为他侍奉父亲时候的忠孝行为,外加拓跋嗣本人,也是一个汉化比较深的帝王,因此对崔浩非常敬重,拓跋嗣即位后,册封崔浩为“博士祭酒”,即皇帝的私人家庭教师。拓跋嗣经常利用各种机会,让崔浩为自己讲学,拓跋嗣虽然对汉文化很有兴趣,但是他认字不多,所以学问渊博的崔浩,这下有了用武之地。趁着给拓跋嗣讲学的机会,崔浩建议拓跋嗣调整内外政策,行休养生息的政策,尽可能地爱惜民力,不要贸然发动战争,在他的劝说下,拓跋嗣开始改变拓跋珪时代四处扩张的政策,并且把北魏的均田制推广到全国。北魏统治区内的政局,因此而稳定下来,这几年对北魏来说是很重要的。因为拓跋珪虽然一生建树颇多,但是长期的征战,也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国家经济贫困,拓跋嗣在即位早期,也想过乘胜追击,继续扩张地盘,如果这样下去的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不容青史尽成灰·三国两晋南北朝卷简介 >不容青史尽成灰·三国两晋南北朝卷目录 > 第十一章 被传说的“潜伏”崔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