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十九章 汲黯判案公生明
,由下官呈送皇上如何?”

    “这怎么好呢?”

    “丞相既然不放心在下,那下官就告辞了。”

    薛泽急了,急忙拉住了汲黯的衣袖道:“这样吧!老夫府上还有急事,烦请大人能够将这个……”

    汲黯微微笑道:“这不就是了。”

    “如此,就有劳汲大人了。”薛泽的心一下子轻松许多,至少他不用单独面对皇上的诘问了。

    在司马门前分手上车的时候,汲黯仍忍不住在心里奚落薛泽,“这样的官当一辈子,又有什么意思呢?”

    通水盛典一结束,汲黯就带着赵王的上书进宫来了。

    天气渐热,未央宫前殿又耸立在龙首原的最高处,汲黯拾阶而上,到达殿前时,已是汗水涔涔了,他喘了口气就向站在殿门外的包桑问道:“皇上可好?”

    “渭渠通了,皇上的心情好着呢!现正与御史大夫说话。”

    “烦请公公禀奏皇上,就说下官有要事晋见。”

    “请大人稍待。”说着包桑转身进了殿门。

    张敺的辞呈早在刘彻下诏实行“推恩制”之前就递上去了,可是刘彻一直没有批准,他不免有些心急。

    七年了,张敺觉得在这个位置上干得很吃力。卫戍将军出身的他,不善处理人际关系,更不擅长于文书的撰写。可那些令丞们起草的诏书、敕令等却要他点头后才能送到皇上那里,这比带领羽林军巡逻京城让他难受多了。

    日常通俗的话,为什么到了儒者那里,就变得这样绕口和艰涩呢?本来可以直说的事情,他们总是要引经据典,转很大的圈子才回到主题。可这又有什么办法呢?儒生们说文章就该这样写。因此,他越来越觉得御史大夫这个官职,实在是个负担。

    “皇上!臣不是故作谦虚,臣确实以为应该有一个更合适的人来担当此职。”

    “朕知道爱卿的话是肺腑之言。朕曾拟任孔藏为御史大夫,可他上疏给朕说,孔门弟子以经学为业,所以愿意到太常寺去整理典籍、纲纪古训,朕已任命他为太常了。”

    “我朝人才辈出,胜于臣者数不胜数,公孙弘就堪担当此任。”

    “朕不是没有想到他,只是他年龄大了些。”

    张敺力荐道:“公孙弘博通古今,数次对策都曾震动朝野,依臣之见,他是最合适的人选。”

    到了这个地步,刘彻对张敺的苦衷感同身受了,而更难得的是他举荐人才的胸怀。刘彻真诚而又大度地说道:“既然爱卿去意已决,朕就准了你的辞呈。至于公孙弘,朕想先听听丞相和其他大臣的意见后再定夺。”

    张敺如释重负,仿佛一座大山从肩头卸去了:“谢陛下。”

    “爱卿上任之时,恰逢新制重开,百业待举。你不辞辛苦,恪职尽责,清廉自律,誉满朝野。朕不会忘记你的功劳的。”

    张敺这才注意到,刘彻的衣襟半敞着,露出宽阔的胸膛,一阵凉风吹来,刘彻叫了一声:“好凉快呀!”

    他发现张敺正看着自己,忙笑道:“天气太热,朕这样舒服些。”

    这时,包桑已经站在一旁了,刘彻忙问道:“有事么?”

    “主爵都尉汲大人求见。”

    “你是说汲黯来了?”

    目送张敺出了殿门,刘彻忙对包桑道:“让他先等着,快拿朕的衮服来!”

    包桑在心底暗暗发笑,像皇上这样随意又不拘小节的性格,还真得有汲黯这样的大臣管着。

    他帮皇上整冠、穿衣、束带,直到刘彻坐在御案后,才发出了宣召的口谕。

    汲黯应声进殿来了,刘彻向他看过去,虽说骄阳当头,汲黯却冠冕肃然,衣履整齐,毫发不乱。

    “这个吹毛求疵的老头,这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汉武大帝(中)汉武执鞭简介 >汉武大帝(中)汉武执鞭目录 > 第十九章 汲黯判案公生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