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三载远征千马回
。
当初接过主帅印绶时,他原以为大宛弹丸之地,唾手可得,可不料几个月过去了,战事却进行得如此艰难。
恳请班师的奏章去了很久,却了无音讯?是皇上出巡不在京城,还是朝廷生变,无暇西顾……
李广利苦思冥想,不得要领。
他很羡慕他的兄长李延年,靠着乐技,就可终日陪伴在皇上身边,而自己却要吃这份苦。
唉!妹妹!你害苦为兄了。
他越是心烦,不顺心的事情就总往眼里钻。刚刚登上一面坡,他就看见一位伍长正用皮鞭抽打士卒。从事中郎上前询问,原来是这位士兵拒绝操练。
“你是王公还是贵胄,竟敢不操练?”李广利怒问道。
其实,以他的身份是没有必要去过问的,只是他心里憋得难受,要寻找一个发泄的对象。
“那么多将士为国捐躯,为何独你活着?你是贪生怕死之徒么?”
那士兵害怕了,“扑通”一声跪倒在地,祈求饶命。可李广利却越骂越生气,骂到激动处,从腰间拔出宝剑,手起剑落,那士兵血淋淋的头就在手上了。
他使劲将头扔向很远的沙堆,冷哼道:“如此贪生怕死之徒,只配喂野狗。”
他这样的发泄已不止一次了,以致后来士兵看见他,就有大难临头的感觉。
“扫兴!”
一大早就遇到这样的事情,太不吉利。他再也没有心思转下去了,便拨转马头朝大营走去。远远地他就看见军正在中军帐外等候,他刚刚下马,军正就迫不及待地上前告诉他,皇上的敕令到了。
“哦!皇上怎么说的?”
“下官还没有看。”
“哦?”李广利对从事中郎道,“快去传李哆来,就说皇上的敕令到了。”
正午的时候,李哆从十里外的军营赶来了,大家很严肃地开启了皇上的敕令。但是,李广利仅看了几行,就觉得大事不好。皇上对他久久攻不下大宛给予了严厉的斥责:
“朕念及夫人,委卿重任,然卿之所为,甚失朕望。夫大宛者,西域弹丸小国,竟敢蔑视大汉,不贡汗血马,倘若其谋得逞,则车师、康居、乌孙、轮台、大夏诸国必轻汉矣……”
皇上的敕令根本没有退兵的意思,反而要继续发兵攻打大宛,大有不达目的、决不罢休之势:“望卿不负朕望,攻下大宛,使西域震恐,彰大汉国威!”
看来,在攻下贰师城之前,长安是回不去了。
李广利收起敕令,对从事中郎道:“传令下去,各营加紧操练,等待援军。”
晚上,敦煌太守前来拜访,李广利又一次喝得酩酊大醉。
四月,敦煌周围的骆驼草刚露出一点绿芽,援军就相继抵达敦煌。
让李广利吃惊的是,皇上虽然人在长安,却对此次战役运筹帷幄。除主力军向西进击外,又发十八万大军进驻酒泉、张掖,还派李陵在居延、休屠两地屯兵数万,与酒泉形成夹击之势,摆出一副打大仗的阵势。
皇上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告诉西域各国——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皇上不仅派来上官桀助他攻打大宛,而且还派了一名执马校尉和一名驱马校尉,专事挑选良马。
军前会议由李广利主持,上官桀宣读了皇上的敕令。
李广利道:“皇上严令我军西进,现在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但西进途中,最大的障碍莫过于郁城。如何攻打郁城,不知众位有何高见?”
李哆去年就攻打过郁城,知道此城易守难攻,可一时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因此也拿不出什么意见。
李广利遂将目光转向上官桀,问道:“大人为何一言不发呢?”
上官桀喝了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