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七章 命中注定的事
无休无止的拉锯战和疯狂的军备竞赛令晋国和楚国都感到吃力,停止敌对状态实际上是双方都渴望的事情。问题是,谁先开口?
面子,自古以来就有面子问题。
晋景公十八年(前582年)秋天,晋景公视察军用仓库,结果发现在仓库里关着一个人。从衣着打扮上看,这个人是南方人。
“这人是谁?”晋景公问守仓库的官员。
“郑国人献来的楚国的俘虏郧公钟仪。”
听说是楚国俘虏,而且是个官阶很高的俘虏,晋景公来兴趣了,下令召见钟仪,于是有了下面的对话。
“你祖上做什么的?”
“乐官。”
“那你懂得音乐吗?”
“当然懂。”
“来一曲听听。”
钟仪弹奏了一首楚国的乐曲。
“你们大王怎么样?”
“我不清楚啊。”
“别介,总知道一些吧?”
“我真不知道。我是地方官,怎么知道中央领导的事呢?”
“哎,总听说过什么吧?”
又是一个小报记者紧追不舍挖猛料的架势。
“那,那我就说说吧。我听说啊,楚王在做太子的时候,每天早上请教令尹子重,晚上请教司马子反。其他的,我就真不知道了。”
“嗯,不错。”小报记者认为自己的头条到手了。
伸出橄榄枝
晋景公把自己采访钟仪的过程告诉了士燮。
“看来我们从前妖魔化楚国人了,你看人家钟仪,懂音乐,知礼仪,那素质一点也不比我们的大夫差啊。”晋景公先说了自己的感受,从前以为楚国人是南蛮子,野蛮残暴不懂礼仪,如今一看,满不是那么回事啊。
“是啊,钟仪真是个君子啊,还记得祖上的职业,弹奏家乡的乐曲,说明他不忘本啊。对国君的赞扬出于内心,而且不忽悠不吹牛,说明他很诚实可靠啊。我看啊,军备竞赛是两败俱伤,干脆,就把钟仪放回去,让他充当和平使者算了。”士燮知道晋景公的想法,趁机提出了和平建议。
“是啊,冤冤相报何时了啊,就这么办了。”
第二天,晋景公设宴招待钟仪,然后送他上路回楚国,请他向楚共王转达诚挚的问候,并表达希望两国化干戈为玉帛的和平愿望。
派一个俘虏担任和平特使,既显示了大国的气度,又不承担任何层面的风险,实在是一个绝妙的安排。
钟仪回到了楚国,直接去朝见楚共王。
“啊,老钟,你逃回来了?”看见钟仪,楚共王吃了一惊。
“不是逃回来的,是他们放我回来的。”
“放你回来?说笑吧?”
“是真的。”钟仪把事情的前前后后说了一遍,并且把晋景公的问候带到了。
楚共王很高兴,其实他也腻了常年你打过来我打过去的。
“人家这么有风度,我们不能装聋作哑啊。”
到了冬天,楚共王派出公子辰前往晋国,对晋国释放钟仪表示感谢,同时提出请求,希望双方重修旧好,订立盟约。
第二年春天,晋国正式派出大夫籴(音迪)筏前往楚国,对楚王派公子辰访问晋国表示感谢,同时商讨签署盟约的具体事宜。
至此,晋楚两国之间的和平谈判结束了第一个回合。
回顾一下过程,首先是晋国以非正式方式伸出橄榄枝,随后楚国以正式方式提出和平建议,再随后晋国进行了官方响应。
由于最早是从钟仪演奏音乐开始的,我们称之为“音乐外交”。
如果我们还记得中美建交的过程,会发现咱们走的是同样的路线,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