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第二节 民间宗教与理想的确立:《残月》
兰教信仰强调教民不仅要口舌承认,还要内心诚信和身体力行,所以没一种规定的仪式都是严肃而神圣的,都是想真主表露心迹的机会。它是说,也是做,因此杨三老汉所表现出来的那份虔诚与执着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张承志在小说里还有意突出人物对宗教的沉入和体验,描写了这个民族独特的心理特征。特殊的地理环境与民族的边缘位置,使人物变得封闭内向,痛苦与欢乐都会在无言中独自体验。杨三老汉的晚祷之途也是他的心路历程,尽管夜色弥漫,但心中的路却清晰可见,一生的大小事件都在黑夜里出来自我告白。他沉浸在内心世界中,时时能听到冥冥之中有“主啊”的声音,那不是幻听,而是特殊的空间回响着他心底的呼唤。但他把一切告诉人们时得到的却是嘲笑与误解,因为那种个人所拥有的宗教体验只取个于诚信的程度和沉入的深度,而张承志从杨三老汉这样的普通回民身上挖掘出人的潜在的精神能量,写出了信仰对于人的重要。他将精神因素提到了价值本位,使其产生了终极的意义,理想也将以此为最终的寄寓地。

    《残月》与张承志在1985年以后的创作风格相一致,由粗砺、硬健、并不流畅的语体构成了特殊的叙事文风,作家故意放弃其早期小说里浪漫又诗意的表达方式,在粗砺、质朴、强悍的话语背后站立的是同样质朴、强悍的民间群体。但这种质朴和强悍的语体所营造的精神世界却是极为丰富而细腻的,作家就这样以民间的话语成功表达出了人类高贵的精神图象。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简介 >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目录 > 第二节 民间宗教与理想的确立:《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