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八章 晋国重振霸业
赵盾有权谋,郤克知机变,晋悼公有度量并且有错就改。
晋国为什么强大?这就是答案之一。
南线无战事
回到晋国的时候,吴王的特使已经到了,除了解释吴王因病缺席此次盟会之外,同时表示,吴国与周朝血脉相通,愿意为祖国统一作出贡献,愿意加入联合国并接受晋国的领导。
晋悼公非常高兴,这绝对算得上是一项巨大的外交成果。他设宴招待了吴国使者,委托使者向吴王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同时表示,晋吴两国同族同种,今后应该增进交流,促进友谊,互通有无。
吴国使者走了,晋悼公现在要考虑齐国的问题了。齐国什么问题?
齐太子公子光参加完盟会,又跟回来了,说来说去,成了代表晋国参加盟会了。如果他是代表齐国参加盟会,他就应该回齐国才对。
“算了,好人做到底。”晋悼公决定放公子光回齐国,做个顺水人情。
就这样,公子光回了齐国。
说起来,这算是齐国阳奉阴违外交政策的意外成果了。
在陈国投诚之后,晋悼公掰起指头来算了算,在中原,还跟着楚国混的就只剩下许国和蔡国了。
“打丫的。”冬天的时候,晋悼公派荀罂去教训了许国一顿。
而楚国对陈国非常恼火,第二年春天出兵攻打陈国,恰好陈国国君陈成公去世,楚国于是主动撤军。
楚国撤军,是遵从礼法。从这个角度说,证明了楚国这个时候已经完全中原化,某种程度甚至比中原国家还要中原化。所以我们说,楚国此时也已经是中原国家。
按照礼法,楚军主动撤军,陈国应该主动表示感谢并且修好,而陈国没有。于是楚国在夏天再次出兵。这一次,晋国率领联合国军队帮助陈国防守。
南面战场,晋国占据优势,楚军处于全面防守状态。这时候,晋国人可以腾出手来处理北面的问题了。
魏绛和戎
尽管吞并了不少戎狄部落,可是,晋国的北面还是戎狄部落,似乎戎狄就像野草一样随时繁衍并且无边无际。按《史记》,戎狄都是夏朝的后代,晋国以北此时主要是林胡、楼烦之戎,平时逐水草而居,遇上天灾就跑到南面来抢掠。所以,晋国不得不在北面布置兵力,随时提防。
在南面安定之后,晋悼公决定要解决北面的问题,扫荡戎狄。
就在这个时候,魏绛来了,而且带了很多好东西,什么好东西?虎皮豹皮。
“哪里来的这些东西?”晋悼公问。第一反应,这是跑官要官来了。
“主公,这不是我给的,这是无终国国君派人送来的,委托我转交主公,代表戎狄各部请求我们跟他们结盟。”魏绛说。无终国,山戎国家,在今河北张家口及内蒙古南部,当年曾经协助齐国灭掉令支(第一部第三十七章)。
别说,戎狄的信息很灵通,首先他们知道了世界形势,其次,还知道晋悼公目前最欣赏的就是魏绛。
自古以来,送礼一定要找对人。
“戎狄没有什么信用,而且贪得无厌,我已经决定讨伐他们了。”晋悼公说。
“主公,天下诸侯刚刚归顺我们,陈国也刚刚回归我们的怀抱。这个时候,如果我们大举讨伐戎狄,那么楚国人一定趁机进攻陈国,我们将首尾不能两顾。失去陈国,必然让诸侯们寒心。到时候,即便我们征服了戎狄,却失去了华夏的拥护,是不是得不偿失呢?”魏绛反对。
晋悼公沉思了,片刻之后,他问:“你的意思,是和戎?”
“对,和戎。和戎至少有五大好处,第一,戎狄四处流动,逐水草而居,看重财物而轻视土地,我们可以把他们的土地买过来;第二,我们北面的警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