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四章 一个大唐老兵的回忆
传说中的战斗了。

    “啊,赵郎君也在!”浑拓等头目赶紧施礼,赵淳之摆摆手,再对那老卒说道,“老人家,说说也无妨么!”

    老卒为难地叹口气,苦着脸道:“小的年纪大了,好多事都记不得了,又嘴笨口拙……”

    “记得多少说多少么!”赵淳之热切至极,捅捅白小胡,眼色一递,白小胡赶紧掏出一串钱币,赵淳之接过抛给老卒,“说出来有赏!”

    老卒接过铜钱,脸上有了些喜色,“谢过郎君,小的罗弘节,自开元年间便从军,吃了朝廷几十年粮饷了,掐指算算,就算跟随李将军,居然也六年有余了!”

    “啊,这么说,李都尉大小之战,汝尽皆参与?”赵淳之激动起来,想不到会碰上一个活录事!

    “唉,不才正是!”罗弘节眼角浮出些得色,“李将军自任烽铺烽帅起,我便在其属下,大小三十余战无一得漏。嘿嘿,三十二战,对,整整三十二战!”罗弘节更加得意地扬起了手指,“整整三十二战,还不算今日之战,嘿嘿,上获四,中获九,下获十七,败二!我敢说,安西同辈诸将鲜有出其右者!”

    不仅赵淳之,所有的听者都目瞪口呆。

    “跟随雅罗珊的第一仗,你可记得?”赵淳之很想知道李天郎与他年纪相仿时的经历,他已经不自觉地开始拿自己与李天郎做比较。

    罗弘节小心地将手里的针线包好,掖进自己的麸袋,特地在放铜钱的部位按了按,眼光像防贼似的四下一扫,这才稍微直了直腰,干咳了一声道:“第一仗,让某想想……唔,是天宝三载,那时候,李将军刚到烽铺任烽帅不过两个月……”

    烽铺即烽火台,每烽六人,其中五为烽子,昼夜轮流观察动静,一人为烽帅,负责文书符牒。铺即马铺,一般情况下每三十里设一铺,铺须置在要路山谷间,配有专门的马匹,凡“有事警急,烟尘入境,即奕驰报探”。此外还设有捉道人(把守道路要口查探、报告敌情的人)和游奕使(负责巡逻侦缉的人)等。烽铺,不管在哪里,不过都是浩瀚碛西土地上一粒微不足道的沙粒,让所有人都感到意外的是,李天郎的沙场第一步,居然是从一个最渺小的烽帅起步的。

    可是,这个烽帅,在罗弘节的记忆里,却是刻骨铭心……

    在萧瑟的秋风中,缩着脖子的罗弘节无聊地蜷缩烽燧顶处,望着日渐西垂的夕阳发呆。西边遥远的葛罗岭遮住了他的视线,冷冷地与他对视。赤红的晚霞从天际垂落下来,无声地沁透了他,斜插在突兀于驿道的烽燧上,拉出一道细长凄冷的阴影。在长河落日圆的苍茫大地间,土黄色的烽燧显得尤其零落孤寂,犹如一支干瘪的枯树,而它顶端的罗弘节,则是一只在枯枝上茕茕而立的寒鸦。

    青风口烽燧,疏勒军镇最西边的一道烽燧,就矗立在葛罗岭下的荒漠上,扼守着山口驿道的起点。最偏远的烽燧,往往也是最艰苦最危险的烽燧,也正因为如此,青风口烽燧经过数十年起起落落的经营,也算得上是疏勒军镇数一数二的烽燧,这所说的数一数二,是说地盘和烽燧的大小,而非舒适与安全。当所有来自西方的商队精疲力竭地翻过葛罗岭,他们头一眼看到的就是高耸的烽燧,还有什么比这个更显示出大唐在此的威仪呢?也许烽燧所有的意义,也就仅在于此吧。可它实在太偏远了,且处于荒漠戈壁与草原的分界,除了雪融后西来的商队,鲜有人至,每次沙城守捉运送沿路烽燧粮秣的长行坊总是最后才到这里——这也是烽燧大的原因,好歹要有充足的空间存储粮秣吧?

    不管是做烽子还是当烽帅,谁都不愿意到这种鸟不拉屎的地方来。罗弘节等人是因为家境贫寒,拿不出贿赂的钱帛,因此被分配到这样的鬼地方。就是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当值的烽帅就因不堪苦寒换了四个,而新来的李烽帅听说是自己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盛唐领土争夺战3简介 >盛唐领土争夺战3目录 > 第四章 一个大唐老兵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