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二节
王丞相看到辽国衰败后,变成最为积极的伐辽派,天天在赵佶的耳边讲起了兼弱攻昧的道理,才使得赵佶痛下攻辽收复幽云的决心。

    王黼为此还专程找到前一阵和他闹得不是很愉快的童公公,说老童你只管打,我会卖死力帮助你。王丞相说到做到,在三省特别设置经抚房,集凑钱六千二百万缗作为此次伐辽的军事经费。

    北宋人终于决定出兵了,挑燕京这个软柿子捏。

    吃软柿子也得讲究个吃法,事关重大,一向不太过问军事的赵佶也给童贯出了三策:上策是让被金人欺负惨了的幽云臣民一见宋军就主动归向宋军的怀抱,主动回归;中策是让现在的辽国皇帝耶律淳向我们大宋称臣,接受北宋帝国的保护;下策是如果燕云那边并未全都真心臣服我们,我们不得不操家伙,但以安全第一,应以全师而还为重。

    赵佶的计策归纳起来就是招降为主,别真打,现在是去捡便宜,有便宜就占,吃亏了赶快跑。

    投机主义原则自始至终贯穿了这次军事征伐行动,在他们眼中,逃溃到幽云的辽人,不过就是一群游兵散勇,不堪一击。

    伐辽之前,虽然东京的高层们都非常乐观地看待这场战事,但在西北军中,却有人并不看好这场战争。

    更要命的是,这个人竟然是童贯原来物色好的此次征伐的前线指挥官。

    种师道!

    作为“小三种”(第三代种家军——种朴、种师道、种师中)的领军人物,种师道最初的理想却是做一个文化人。他幼年曾拜北宋著名的哲学家、理学家张载为师,修习儒学,兼融道、法,最初以荫职任三班奉职的低级武职,后来种师道参加了帝国的法科考试中第,改为文职,任原州通判,提举秦凤常平等职。

    种师道在政治上更偏向于旧党,蔡京掌权后施行新法,他对其中的役法就有微词,蔡京把他加入了元祐党人的名单,罢官近十年之久。

    后来赵佶想起了他,再次起用,到西北任军职,开始在西北屡立战功,官也从最初的怀垄军知军做到了侍卫亲军马军副都指挥使、应道军承宣使。

    种师道在西北的崛起有些意味深长,虽然种家三代成名的地方都是西北,但其实种师道再赶赴西北战场的时候,徽宗时代的宋夏战争已经接近尾声,童公公这时候都已经要出使辽国转移战略了,种师道到了西北没捞上什么大仗打,但还是不妨碍他迅速从西北崛起。他的崛起更多依靠的是皇帝的扶持,虽然童贯是太监,但掌握如此多的兵力,是任何一个皇帝都放心不下的,在西北军安插非童派势力就显得极为重要,而种师道就是最佳的人选。种家将在西北的威名本身对童贯就是一种震慑,所以赵佶起用种师道,显得非常高调,对外宣扬“卿,吾所亲擢也”,这无疑告诉天下人,种师道是我的人。

    赵佶起用种师道制约童贯算是相当漂亮的一手,至少从这点,以及四罢蔡京可以看出,他还不是一个完全被童、蔡等人摆布的皇帝。

    对于皇帝的安排,童贯虽然不满,但也得无奈接受,所以在西北军种师道成了另一个身份特殊的人。童贯权掌西北军二十年,部属多出于其门下,谁见了童大帅,都行旅拜(对长者和贵宾的礼节),只有种师道仅行长揖(不分长幼尊卑皆可用,但多数用于平辈之间)。

    在西北,童、种二人大抵相安无事,这很大程度上源于童贯对西北战事的控制能力。后来西北军南下平定方腊,南征的名单上也没有种师道的名字,这也相当正常。平方腊关系到帝国的存亡,决定一切的都只是战场的胜负,赵佶全权委托军国大事于童贯,自然不愿在他身边安插束缚手脚的角色,童大帅当然也不愿带上种将军碍手碍脚。

    伐辽却不一样了,是开疆辟地、收复“失地”,这样的千古功业,他童贯怎么可能一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一个帝国的生与死简介 >一个帝国的生与死目录 > 第二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