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涛:孙吴镇印象
作者:
在八十年代,从黑河到北安或德都的客车,中途都要打尖休息,司机和售票员肯定要下饭店吃饭的,旅客则吃饭或自寻方便,时间一般是半个小时。
打尖的地点就是孙吴县政府驻地孙吴镇。
在一九九一年之前,孙吴与黑河同属边境地区,出入必须使用边境通行证,所以外界来人很少,孙吴的外来流动人口,也就是一天中这几趟客车,客人也不会住下,吃饭的就去饭店,不吃饭的,也就在百货大楼走走看看,或流连于苏军解放纪念碑、中国人民抗日暨自卫解放战争纪念碑,半个小时就走,当时镇内大多是平房,很少有楼。
孙吴的民风也非常纯朴,饭店、商店的东西价格都不贵,也不会欺负过往的外地客人。
我上大学出行或回家,孙吴是必经之地,孙吴镇虽为县城,人口却很少,不足两万,街道也只有几条。
但我们当地人却知道孙吴曾经有过“辉煌”。黑龙江省的名称,如果顾名思义,绝大部分都会联想到孙武、吴起两位军事家,或是孙权建立的吴政权,其实是有点沾边,又不完全正确的。
孙吴县早期的居民是康熙二十六年雅克萨战役胜利后在黑龙江两岸屯田的军人,屯田地点也不在今天的孙吴镇,而在霍尔漠津和四季屯。
孙吴镇在一九三二年前只是“无名一寒村”,此地有少数民族两个家族,因为不容易记住,所以他们被简略为汉姓的孙、吴,居住的地方为孙地营子和吴地营子。一九三二年此地沦陷日寇之铁蹄之下,伪满洲国一九三三年公布暂行保甲法,此地属龙镇县孙吴保,始有孙吴之名。一九三七年侵华日军为对苏联防御的需要,将原瑷珲县管辖内黑龙江支流公别拉河以南之区域和原龙镇县管辖之逊别拉河以南、小兴安岭以北之地域,设置孙吴县公署,全县人口也不足一万,中国人仅六千,日本人两千多。
也有一说是由“逊五”谐音而来。民国十八年九月出版的《黑龙江逊河县志》记载:“龙逊官道由逊河境内通过,西至龙镇起,东至逊河止。此路系民国五年,省当局鉴于黑龙江沿边一带交通梗塞,沿江封锁,各县人民进退维谷,陷于绝地。毅然特派专员于文波率工五百人,开山伐木,修成此路,所耗公款不下数十万元。当时兴安岭以西,各县民户往来均由此路行走,颇称便利,且于国防亦有绝大关系。”“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就是沿这条“龙逊官道”长驱直入,经过龙门首站直抵第五站(今孙吴县腰屯乡吴家堡村一带)。因“龙逊官道”管理机构设治局在逊河,五号站全称为“龙逊官道逊河设治局第五站”简称“逊五”。日本军中崇尚武力者采用其音,改以春秋战国时的军事家孙武和吴起的姓氏组名孙吴,妄想以武力统治中国,并进攻苏联。
日军在孙吴境内修筑了第五国境阵地-胜山要塞,从中国东北、华北和华中等地先后征集六万余劳工,在刺刀和棍棒威逼下,为其修筑浩大的军事工程,饥寒冻饿,死亡者无以计数,阵地被自誉为“东方马其诺防线”“北满永久要塞”。
一九四O年日军第一二三师团司令部迁至孙吴,四万余兵力从此驻扎孙吴,德国发动对苏联进攻,日军为呼应配合,又将关东军独立第四军司令部移迁孙吴,总兵力达九万八千人,号称十万关东军,占日军总兵力的七分之一,有“大大的孙吴,小小的哈尔滨”的说法,兵民之比,达十二倍以上,一九四一年一月一日建立孙吴街,也就是今天的孙吴镇。
在一九四五年八月八日苏联红军第二远东方面军进军孙吴,在这个小县共投入了三个步兵师、三个坦克旅的兵力,苦战十日,才在十七日进入孙吴县城,日军投降,数万俘虏被押送回苏联,做开发西伯利亚的劳力,也算是对役使中国劳工的报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