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为了永远的纪念
    经过漫长的岁月,走过曲折的道路,一曲《红高粱》唱出了中华民族对抗日战争时期民族精神的回唤。

    广东杂志报道:“1991年4月2日晚,北京京西宾馆人大代表驻地。吃过晚饭的人大代表三三两两走出警卫严密的京西宾馆大门,在复兴路铺满林荫的人行道上散步。两位30多岁的年轻人迎面走来,他们手托着一摞复印的材料,分发给每一位戴红牌的人大代表。材料上赫然写着:

    “中国要求日本‘受害赔偿’刻不容缓!”

    这一幕,在分布北京东西南北的各个人大代表驻地重复着。一时间,这份长达16页的意见书,在参加第七届人大四次会议的代表中广泛传阅着,引起了据说是“近年来少有的共鸣和反应”。

    因为它将一个被搁置了近半个世纪的、沉重的话题重新提了出来,这话题就是对日侵华要求“受害赔偿”问题。

    正如作者在该文结尾所说的,“受害赔偿”对中华儿女来说,难道仅仅是钱的问题吗?不,相信越来越多的人们会理解它的意义和内涵。

    也正如作者在标题上所提醒人们的那样:

    中华民族遭受浩劫的历史是不能忘记的,这是沉积半世纪的呐喊!

    1992年冬,湖南文艺出版社纪实文学室主任李一安、编辑陈新文、唐明前往南岳搜集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历史资料,南岳区委特意派了一辆小车载着他们驶向著名的忠烈祠参观。这是个晴天,一路上,微风送爽,山色宜人,司机小伙子也许受了这大自然的引诱,话匣子打开,和他们聊起天来。

    他说他是个复员军人,知道忠烈祠里陈列了许多抗日战争时期牺牲的中国官兵的资料。“你们就是来了解这些的吗?”司机问。他们点点头。“噢……”他陷入了沉思。车还在呼呼地往前奔驰。“嗳,忠烈祠里有件事,我说给你们听吧。”

    “好啊。”他们鼓励他。

    “这是件真实的事情。有两个省里来的社教干部,一老一少,住进了忠烈祠。那天晚上,他们奔波了一天,实在是很累了,就早早地入睡。年轻的那个,头一挨枕头就入睡了,不久就鼾声如雷。老的那个呢,开始很困,可躺下后怎么也睡不着,老感到恍恍惚惚有很多人影在身旁转悠。辗转反侧许久,这个老社教干部才慢慢进入梦乡。可他睡着后就开始做梦,梦见一把把的刺刀在他面前舞动,梦见一颗颗的炮弹在他身边爆炸。当他梦见一挺喷火的机枪向他扫射过来的时候,他被吓醒了,‘啊——’的一声坐了起来。

    “这时,他听见窗外凄风苦雨,杀声震天,仿佛有千军万马在奔腾、在搏杀、在冲锋,甚至他感到激烈的战斗中,官兵们从生命内部发出的呐喊,就清晰地在窗前激起一阵阵的回荡。他一宿未眠,拥被坐到天亮。等祠外农舍的雄鸡打鸣后,老社教干部才披衣下床推门向外面张望,他看见四野里一片静寂,毫无任何异常现象。

    “老的把夜里的情况告诉了少的,两人就一齐找到忠烈祠的管理人员探寻原委。管理人员毫不奇怪地告诉他们,这忠烈祠附近的几个山包上你们知道埋了什么吗?埋了2700多名国军抗日阵亡将士的尸骨啊!他们是当兵打仗的,他们被埋在土下能耐得住寂寞吗?当然要天天喊杀喊打、冲锋演练。好听啊,听了有精神呢!这个忠烈祠的管理人员自豪地说。”汽车还在继续开,他们都沉默了。他们并不想去追究这事情的真实与否,但他们确实被这段轶闻所蕴涵的意味给震撼了。

    他们来到忠烈祠。这里的环境似乎并没有给予他们更多的联想。听说附近的山包上,“文革”前的确有数不清的墓碑,都是国民党抗日阵亡将士的忠魂安葬地。但是,在“文革”期间,冲上来一群手持刀铲的红卫兵小将,把坟墓和石碑全铲平砸烂了,现在看不见了,全看不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八千男儿血·中日常德会战纪实简介 >八千男儿血·中日常德会战纪实目录 > 为了永远的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