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篇楚游日记-1
至长春铺,阴云复 合。抵城才过午,候舟不得,遂宿学门前。亦南门。
十九日晨餐后,阴霾不散。由攸县西门转北,遂西北登陟 陂陀。十里,水涧桥,有小水自北而南。越桥而西,连上二岭, 其西岭名黄山。下岭共五里,为黄山桥,有水亦自北而南,其 水较大于水洞,而平洋亦大开。西行平畴三里,上牛头山。又 山上行二里,曰长冈冲,下岭为清江桥。桥东赤崖如回翅,涧 从北来,大与黄山桥等。桥西开洋,大亦如黄山桥,但四围皆 山,不若黄山洋南北一望无际也。洋中平畴,村落相望,名漠 田。又五里,西入山峡,已为衡山县界。界北诸山皆出煤,攸 人用煤不用柴,乡人争输入市,不绝于路。入山,沿小溪西上, 路分两歧:西北乃入山向衡小路,西南乃往太平等附舟路。于 是遵西南,五里为荷叶塘。越盼儿岭,五里至龙王桥。桥下水 北自小源岭来,南向而去,其居民萧姓,亦大族也。北望二十 里外,小源岭之上,有高山屏列,名曰大岭山,乃北通湘潭道。
过桥,西面行三里,上长岭。又西下一坞,三里,上叶公坳。
又四里,下太平寺岭,则大江在其下矣。隔江即为芒洲,其地 自攸县东四十五里。是日上长岭,日少开,中夜雨声滴沥,达 明而止。
二十日先晚候舟太平寺涯上,即宿泊舟间。中夜见东西两 山,火光荧荧,如悬灯百尺楼上,光焰映空,疑月之升、日之 坠者。既而知为夜烧。既卧,闻雨声滴沥,达旦乃止。上午得 舟,遂顺流西北向山峡行。二十五里,大鹅滩。十五里,过下 ?? 埠,下回乡滩,险甚。过此山始开,江乃西向。行二十五里, 北下横道滩,又十五里,暮宿于杨子坪之民舍。
二十一日四鼓,月明,舟人即促下舟。二十里,至雷家埠, 出湘江,鸡始鸣。又东北顺流十五里,低衡山县。江流在县东 城下。自南门入,过县前,出西门。三里,越桐木岭,始有大 松立路侧。又二里,石陂桥,始夹路有松。又五里,过九龙泉, 有头巾石。又五里师姑桥,山陇始开,始见祝融北峙,然夹路 之松,至师姑桥而尽矣。桥下之水东南去。又五里入山,复得 松。又五里,路北有“子抱母松 ”。大者二抱。小者分两岐。
又二里,越佛子坳,又二里,上俯头岭,又一里则岳市矣。过 司马桥,入谒岳庙,出饭于庙前。问水帘洞在山东北隅,非登 山之道;时才下午,犹及登顶,密云无翳,恐明日阴睛未卜。
踌躇久之,念既上岂能复迂道而转,遂东出岳市,即由路亭北 依山转岐。初,路甚大,乃湘潭入岳之道也。东北三里,有小 溪自岳东高峰来,遇樵者引入小径。三里,上山峡,望见水帘 布石崖下。二里,造其处,乃瀑之泻于崖间者,可谓之“水帘 “,不可谓之“洞”也。崖北石上大书“朱陵大沥洞天”,并 “水帘洞”、“高山流水”诸字,皆宋、元人所书,不辨其人 款。引者又言,其东九真洞,亦山峡间出峡之瀑也。下山又东 北二里,登山循峡,逾一隘,中峰回水绕,引者以为九真矣。
有焚山者至。曰 :“此寿宁宫故址,乃九真下流。所云洞者, 乃山环成坞,与此无异也,其地在紫盖峰之下。逾山而北尚有 洞,亦山坞,〔渐近湘潭境 。”予见日将暮,遂出山,十里,〕 僧寮已近,还宿庙。
二十二日〔力疾急速登山。由岳庙西度将军桥,岳庙东西 皆涧。北入山一里,为紫云洞,亦无洞,山前一冈当户环成耳。
由此上岭一里,大石后度一脊,里许,路南有铁佛寺。寺后跻 ?? 级一里,路两旁俱细竹蒙茸。上岭,得丹霞寺。复从寺侧北上, 由络丝潭北下一岭,又循络丝上流之涧一里,为宝善堂。其处 涧从东西两壑来,堂前有大石如劈,西涧环石下,出玉板桥, 与东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