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1951年夏秋季防御战获胜
良山、高作洞至大马里40公里正面,发动了猛烈进攻。我防守部队在“坚守防御、节节抗击、反复争夺、歼灭敌人”的指导原则下,与敌展开了英勇顽强的战斗。每一个阵地均经数次至十数次反复争夺。有的连队只剩10余人,仍顽强地坚守阵地。
在第64军防御正面,英联邦第1师重点进攻高旺山和马良山阵地,每天均以一至两个团的兵力实施进攻。战至10月4日,我予敌大量杀伤后,主动撤离高旺山及其以西297.0高地。10月5日以后,敌人将进攻重点转向马良山和216.8高地,并采取集中兵力、火力逐点攻击的战术,每天投入一个多团的兵力,在猛烈炮火支援下,进行多梯队的轮番攻击。马良山阵地曾5次易手。我防守在216.8高地的“马良山阻击英雄连”依托坑道式的掩蔽部,在一天内连续击退敌21次冲锋,以伤亡26人的代价,毙伤敌达700余人,初步显示了坑道工事的优越性。战至10月8日,第64军在给敌以大量杀伤后,主动撤至黄鸡山、基谷里、白石洞、伍炭里一线继续坚守防御。这时,英联邦第1师因伤亡过大,被迫停止进攻。经过5昼夜激战,敌人伤亡2600余人,只前进3公里。
在第47军防御正面,敌集中美骑1师全部、美第3师两个团及希腊营共5个多团的兵力,重点进攻天德山及418高地。我防守在该阵地的第141师1个营,从10月3日开始抗击敌2个步兵团的猛烈进攻,平均每天连续击退敌10余次冲击。在防守阵地被全部炸成焦土、人员大部伤亡的情况下,副团长狄进喜仍率领10余名轻伤员,顽强抗击敌人的进攻。战至10月5日,因阵地三面受敌,遂主动撤离。在该地区我军共歼敌4500余人。10月6日后,敌开始每天集中一个团以上的兵力,在大量大炮、坦克、飞机的支援下,逐点攻击天德山以西至高作洞地段。我防守部队与敌展开了反复争夺,给敌以大量杀伤。10月11日,美骑1师1个营进攻上浦防阵地,我以5个排的兵力实施反击,一举全歼敌2个步兵连和1个火器连大部。战至10月18日,我军粉碎了敌人在西线的进攻。敌人以伤亡2.2万余人的代价,只前进3至4公里。
在西线之敌转入重点进攻之时,10月5日,美第2师和南朝鲜第8师集中3个团的兵力向东线人民军第5军团防守的文登里以南公路两侧高地发动了进攻,并于次日先后占领了公路两侧的部分高地。第5军团久战疲劳,亟待休整。志愿军第68军接替北汉江以东人民军5军团的防御任务。此时,敌人在中线金化、铁原方向也蠢蠢欲动。根据这一情况,10月8日,志愿军司令部指示第一线部队,提高警惕,加紧准备,如敌进攻,对所有重要之点,必须准备坚守,不得随便放弃。各部队为对付敌人可能的进攻,迅速作了进一步的准备,特别是反坦克的准备,加紧反坦克部队的训练,严密组织反坦克火器和构筑防坦克障碍。
从10月8日起,敌人的攻势转向东线我第67、第68军防御正面,即北汉江东两地区。当日,美第2师和南朝鲜第8师及法国营,乘我第68军接防之际,在40余辆坦克的配合下,向文登公路至北汉江地段发起进攻。敌集中大量坦克沿文登公路向北猛突,实施所谓“坦克劈入战”。第68军在敌情、地形不熟、工事薄弱的情况下,一面接防,一面抗击敌人的进攻。10日,接防完毕,敌已突入文登公路以西之阵地6公里。这时,第68军能否坚守鱼隐山要点和文登公路两侧高地的关键在于能否阻止敌坦克的进攻。担任文登公路防守的第204师,为阻止敌坦克集群的进攻,在公路两侧迅速构筑了反坦克阵地,并集中全师反坦克火器,组成以第610团副团长姚希同为队长的反坦克大队,集中打敌坦克。他们为坚守要点和高地,英勇善战,与敌坦克展开了激烈搏斗。反坦克英雄胡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