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波澜壮阔的抗美援朝运动
建设一支现代化的国防军的需要,培训大批合格的军事干部,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和政务院子1950年12月1日和1951年6月24日,两次发出关于各种军事干部学校招生的决定,招生对象主要是青年学生和青年工人。这是十分紧迫的任务。在两次参加军事干部学校的热潮中,同样涌现出广大知识青年坚决响应祖国召唤和许多父母鼓励子女、教师引导学生报名的感人事例。上海交通大学142位教授联名发表告同学书,鼓励他们投笔从戎,献身国防现代化的伟大事业。年届古稀的上海天厨味精厂经理吴蕴初的独生女儿吴志远,正在复旦大学读书,在她决心报名参加军干校后写信征求父亲的同意,吴蕴初复信给女儿予以热情赞许。他在信中说:“吾垂暮之年,只有你一个女儿,自不愿与你分离。但是你为祖国为人民愿意献身祖国,并预备流最后的一滴血,这行动和精神是伟大的,吾岂能以舐犊之爱忘却了保家卫国之义。”天津市少年儿童队员王颖华等3人,因年龄不足,曾经20多次跑到团市委请求破格批准参加军干校。他们说:红领巾是五星红旗的一角,保卫祖国也是少年儿童的责任。由于他们的坚决请求,最后终于被批准了。武汉市先后有1.5万余名知识青年报名参加军干校,各学校的报名人数都达到适龄学生的70%以上。广西省(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报名参加军干校的青年达2.4万人,为原定招生数的13倍。全国总计,两期报名参加军事干部学校的青年达58万余人,圆满完成了招生任务。
在广大青年踊跃参军的同时,成千上万的农民(主要是民兵)、铁路员工、汽车司机和医务工作者,志愿奔赴朝鲜前线,担任战地的各种勤务工作,为中朝人民军队服务。
大批农民志愿前往朝鲜前线,从事各种战地勤务工作。有些农民自备担架和骡马、大车,志愿参加运输队和担架队、民工队,担负起繁重的支前任务。特别是东北地区出动民工60多万人,其中随军入朝支前的有21万多人,胶轮大车6万多辆。他们以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战胜种种艰难险阻,出色地完成了运送伤员和弹药、物资等任务。
铁路员工报名志愿赴朝的达到全国员工总数的80%以上。北京市志愿赴朝服务的铁路员工有1246人。上海铁路局系统中,先后有1366名员工赴朝工作。许多铁路局和城市除了派出赴朝的员工外,还组织几千人到几万人的预备队,准备随时应召赴朝服务。赴朝服务的铁路员工,不怕苦、不怕死,机智地和中朝人民军队铁道兵指战员、朝鲜人民一起,同敌人对朝鲜境内铁路无数次的轰炸破坏作斗争,把一列列满载作战物资的火车开往前线。到1953年4月,在赴朝服务的铁路员工中,有167个单位荣立集体功,2742人获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授予的勋章和奖章,涌现出5621名人民功臣和工作模范。志愿赴朝的汽车司机,仅据东北地区1951年6月统计,即有5571人,占当时东北全区司机总数的51.6%。他们在敌机频繁的袭扰下,不顾个人安危,白天精心隐蔽车辆,夜晚在弯曲多险的山道上,历尽千辛万苦,机敏勇敢地将大批军需物资源源不断地运上前线,又把光荣负伤的志愿军战士运回后方治疗,圆满地完成了运输任务。赴朝铁路员工和汽车司机,为建设“打不断、炸不烂的钢铁运输线”建立了卓着的功勋。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在“响应祖国号召,到最光荣的岗位上去”的号召下,最先奔赴朝鲜的是,1950年11月18日由著名的模范医务工作者李兰丁率领的上海军医大学师生志愿手术队。此后全国各地先后约6000名医务工作者活跃在朝鲜战场上。他们在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的统一领导下,分期分批地组成志愿医疗队、手术队、公共卫生队和防疫队赴朝服务。这些救死扶伤的“白衣战士”,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