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边衅
立了建州卫,以阿哈出为指挥使。明英宗正统初年,明朝廷裁撤了奴儿干都司,辽东的情势更为混乱;当时,女真人大致分为野人女真、海西女真和建州女真,三大部之下又分成许多小部;后来,野人女真逐渐强大了起来,便往南侵略,海西和建州女真只得被迫往南迁移。
建州女真迁到苏克苏浒河上游的赫图阿拉之后,分为建州三卫,也因此而得到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收获——这里比较靠近明朝的领地,他们和明朝的联系更密切了,也因而全面的提高了生活的水准。
早在永乐年间,明朝就已经在开原、广宁设立马市与女真各部进行贸易。宪宗成化年间,又在抚顺开设马市,专与建州女真贸易,以后又开了广顺关(南关)、镇北关(北关)、清河、靉阳、宽奠等几处马市;双方的交易,明朝以布、绢、缎、米谷、铁器等物资交换女真族的马、牛、羊、人蔘、貂皮等产物;但是,马市的设立各有利弊,利则双方各取所需,各易所无,既可造成经济繁荣,又可促成文化交流;但是,纷争的开启,贸易却是主要的原因之一。
和其他的胡汉民族的贸易纠纷的情况类似,女真在与明朝贸易的时候,明朝的官吏和商人常以诈欺的方法牟取暴利,如滥徵贸易税和不等价交换、甚至于“巧取”,而因为双方的文化层次处于悬殊的状况,女真人在阴险狡诈上并不是明朝人的对手,在贸易纠纷中总是吃亏的一方;但是,仍处在部落社会的女真人在受欺后心有不甘,也往往以蛮力相对——大小型的斗殴、战争就这样一而再再而三的发生了。
而朝鲜、蒙古的介入,乃至于女真几十个部落间的互相征伐,虽然原因不在“马市”,却也脱不了“经济”的关系,“鸟为食亡”的大自然定律便周而复始的在人类中上演着。
面对着这样的情况,明朝的朝廷一方面因为内部政治的腐败,宦官弄权,奸邪当道,一方面苦于东南沿海的倭寇和内地的盗贼群起,对于辽东的纷乱始终就拿不出一套妥善的治理良策来,所设的辽东镇,夹处在蒙古、女真与朝鲜之间,不但对这三方都没有约束力,自己也常被卷入混战之中,这也使得偌大的关外天壤之地,十足的成了一个“弱肉强食”的屠场——所以,辽东地方的武将难为,一个失着,随时都会遭到杀身之祸的!
所幸,李成梁本非庸才,加以军功日盛,胸中的谋略也与日俱增,颇能因势就时的制敌;对于女真、朝鲜、蒙古间的多角关系,他采取了“以胡制胡”的策略,一面暗中挑起事端,令他们自相残杀以互相牵制、削落实力,一面则“坐山观虎斗”,等待着“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时机,几次战役都告大捷,辽东镇的军声才开始建立起一些威望来。
到了万历年间,李成梁的军威又增加了一件——也许,这对他个人来说只是九牛一毛,但却种下了一个特殊的因;那便是诛杀了建州卫都指挥使王杲。
王杲是当时的女真人中最杰出的人才——到了万历年间,建州三卫在实际上已经分裂为苏克苏浒河部、浑河部、完颜部、董颚部、哲陈部和包括鸭绿江部、朱舍里部、诺音部的长白山三部,而王杲是这建州诸部中势力最强大的一支的领袖。
万历元年,李成梁就因为王杲曾经几次侵入辽东而开始计划讨伐他;到了第二年十月,这个计划实现了。
李成梁率领着大军围攻王杲,用火器破了王杲的几处城栅,正好遇到大风,便烧了起来;王杲的军队因此而不能作战,被斩杀了一千多人;王杲本人也只好逃走到阿哈纳寨,李成梁派兵追杀,王杲只得投奔海西女真哈达部的万汗,不料,万汗却出卖了他,缚住他,献给了李成梁。
此后,李成梁的仕途更加的一帆风顺,几年之间,他又因为数破土蛮、蒙古、女真各部,军功更盛,于是从加太子太保,世廕锦衣千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