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四章
有一个多重性的密探,穿过陋巷、废墟和一两家妓院,追逐一个身穿皱里吧唧的短裤、狂暴的小伙子;邻近的圣?玛莎女子学堂最近上演了一出根据小说《紫蘩蒌》③改编的剧本;①  布法罗:美国纽约州西部一城市。

    ②  拉丁文:孑然一身的国王。

    ③  《紫蘩蒌》:原籍匈牙利的英国女作家巴隆奈丝?奥尔齐(1865-1940)1905 年写的一部关于法国大革命的惊险小说。书中男主人公、年轻而浮华的英国珀西?布莱堪奈爵士,化名为“紫蘩蒌”,搭救受难的法国贵族。

    8

    9一位有着不可告人的经历的忧郁的英国人潘南特先生,在课堂里高声朗诵一位匿名作家在ci devant①先锋派刊物上发表的一篇卡夫卡②式的故事;另外还有并非不重要的事,就是几家人家经常含蓄地提到三十五年前俄罗斯知识分子从列宁政权下逃亡出来的零星情况——这些都明明是维克多胡思乱想的资料源泉,很可能在某一段时期里挺感动人,而现在显然已经变成就象一种简便而令人愉快的麻醉品那样起实利作用了。

    他现在十四岁,看上去却显得大两三岁——这并不是因为他身材瘦长、近六英尺高的缘故,而是因为他那长得不好看、轮廓却很鲜明的相貌带着一种与世无争的和蔼神气,举止悠闲自在,一点儿也不显得笨手笨脚或者神经紧张的缘故,这种神情非但没有排除沉着稳重,反倒使他的腼腆增添了一点开朗的气息,沉静的举止流露出一种超然自若的气派。他的左眼下面长着一颗褐色的痣,差不多有一分钱币那么大,越发使他的脸蛋显得苍白。我觉得他谁也不爱。

    至于他对母亲的态度,孩提时代那股热烈的感情早已换成微妙的迁就;她用流利而浮夸的纽约英语,带着刺耳的鼻音和一时疏忽而漏出来的浓重的俄语腔调,当着他的面①  法语:过时的。

    ②  卡夫卡(1883-1924):奥地利小说家,欧美现代派文学奠基人之一。

    给陌生人讲些招他们乐的故事,而那些故事他不晓得听过多少遍了,不是被她添油加醋地肆意渲染就是毫不真实可靠,每逢遇到这种时刻,他只好暗自长叹一声,顺从命运的摆布而别无他法。还有些时候更叫人难堪,那就是毫无幽默感的书呆子埃里克?温德大夫,认为自己(在一家德国中学学到的)英语完美纯正,会在那些陌生人当中吐出一句陈旧可笑的短语,居然管海洋叫“池塘”,脸上那副诡秘的神情仿佛表示给他的听众说了句难得的、极富风趣的方言似的。父母两人以他们精神治疗学家的资格,竭力装扮成拉伊俄斯①和伊俄卡斯达②,但是那个孩子却证明是个很平庸的小俄狄浦斯③。为了不把弗洛伊德④那套时髦的(父、母、子之间的)三角恋爱搞得复杂化,丽莎的头一任丈夫压根儿就没被提起过。一直到温德夫妇的婚姻关系开始破裂,维克多进入圣?巴托学校时,丽莎才告诉孩子她在离开欧洲之前是普宁太太。她还对他说她这位前任丈夫也移居到美国来了——说真的,他不久就会跟维克多见面啦;丽莎(大张着她那双喜气洋洋的长着黑睫毛的蓝眼睛)婉转提到的一切,总是带着一层神奇而迷人的外衣,于是那位在圣?巴托学校西北三百英里以外的著名的温代尔学院教一种几乎已经死①  拉伊俄斯:古希腊传说中的底比斯国王,后被其子俄狄浦斯所杀。

    ②  伊俄卡斯达:古希腊传说中的底比斯王后。

    ③  俄狄浦斯:古希腊传说中的底比斯王子,曾解怪物斯芬克斯的谜,后误杀父亲,并娶母亲,发觉后自刺双目,流浪而亡。

    ④  弗洛伊德(1856-1939):奥地利资产阶级精神病学家,首创精神分析学说。

    9

    9亡的语言的、了不起的学者和绅士铁莫菲?普宁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普宁简介 >普宁目录 > 第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