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最后一个汉人皇帝:崇祯朱由检
与李香君的故事方才可以窥见一二。
从这些故事中,我们大致可以知道,那些号称满腹诗书,从而声名显赫、衣冠楚楚的衮衮诸公,堂堂皇皇地奔走于帝国官场上下。然其心灵委琐堕落的地步,其实已经不如稍微好一点的妓女了。
朱由检比朱由校小五岁,张皇后特别喜爱这个小叔子,并很有可能在这位小皇叔顺利继承皇位上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为此,朱由检投桃报李,在后来的十多年岁月里,给予了自己这位皇寡嫂足够的尊敬与爱戴,直到十七年后皇朝崩溃时,李自成部下的制将军李岩率部接收皇宫。
从一种非正式的历史记载中,我们知道,李岩素来景仰张皇后的贤德,他带兵一走进宫门,便大声喝令部下寻找并保护这位懿安张太后。见到张太后,这位将军相当恭敬地行了三拜九叩首的大礼。当天夜半时分,张太后从容自尽,时年大约在四十岁上下。这些已经是后话。
而当初确定由朱由检继位后,朱由校第二天就死掉了。朱由检奉皇嫂张皇后之命进宫为哥哥守灵。行前,张皇后秘密派人告诉他,不要吃喝皇宫中的任何食品与饮料。因此,朱由检是带着自己家里的烙饼进宫的。
朱由检可能永远都忘不了进宫第一个晚上的凄凉与恐怖。灯光摇曳昏暗,那些穿着孝服的太监宫女们悄无声息地出没,中秋过后时节的夜风起处,挽联孝幛起伏不定,仿佛处处都隐藏着阴谋与杀机。
有两个太监在远处指指点点交头接耳,朱由检心惊肉跳,以为他们是在商量着如何对付自己。
又有一个巡夜的小太监仗剑走来,朱由检吓坏了,直到看出他没有恶意,才松了一口气。他叫住那个小太监,从他手里将那把剑要来,反反复复看来看去,最后还是将这把并没有什么特别出色之处的剑,留在了自己面前的桌子上。并且对那个小太监保证,他一定能得到几倍于那支剑的补偿。
朱由校死后,魏忠贤在较长时间内秘不发丧。并与他的干儿子、兵部尚书崔呈秀密谈了一个多时辰,相当于今天的两个多小时。据说,他们讨论的议题就是魏忠贤是否要取皇帝而代之的问题。平日对魏忠贤忠心耿耿的崔呈秀期期艾艾、首鼠两端,说来说去的中心意思是:只怕外面有义兵。据说,最后正是这一点促使魏忠贤放弃了这个念头。
就这样,两天后,也就是农历八月二十四日清晨,十七岁的朱由检按照帝国礼制,告天、祭奠祖先后,于中午时分在皇极殿正式登基继位。
据说,朱由检下达的第一道圣旨是:鉴于皇兄初逝,令百官免朝贺,只来朝见。谁知恰在群臣朝见之时,已是阳历九月底的天空中,突然天雷轰鸣。十七年后,大明覆灭,有人曾经想起过这一不祥之兆。
从朱由检一生行事判断,这位崇祯皇帝勤奋的确是够得上勤奋,但实在称不上是一位具有心胸、眼光、谋略、气魄和政治手腕的合格君主。在这些方面,他可能连中等水平都达不到。
大明帝国覆灭后的三百多年间,很多人认为,朱由检登基之初,深谋远虑,谋定后动,在两个多月时间里,不动声色地一步一步按计划剪除了魏忠贤一党,表现了这位青年帝王杰出的政治智慧与谋略。
这种不论在当时还是在今天史学界都相当普遍的看法,显然忽略了一个根本就是明摆着的事实——
如果他真有这么出色的才略,为什么在后来的十七年中,却再也见不到任何如此上佳的表现?
相反,从后来的所有事实发展与历史记载中,我们都可以发现,这位亡国之君,敏感多疑,心浮气躁,目光短浅,刚愎自用,虚荣浅薄,少谋寡断。没有大智慧,净是小聪明,且完全没有任何谋定后动的战略眼光和头脑。
因此,尽管这位崇祯皇帝做得特别勤劳特别辛苦,但我们必须记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