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78、钱登选的“臭鸡蛋”怪论
    两天后,即咸丰十年十一月十九日,贵州巡抚刘源灏和钦差大臣、贵州提督田兴恕,以贵州“军饷数匮”,再次奏请设局“抽厘接济”。

    三天后,热河行宫。

    咸丰帝奕仔细阅罢刘源灏、田兴恕的奏折,摇头叹息不止。

    恰好这日,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总领大臣——恭亲王奕欣因事前来请训。

    “小六子,”奕调脸问他那同父异母的弟弟,“前些日子,大臣们联名上奏,陈述‘厘金局’设立之后的种种弊端,说这些年在湖南、安徽、湖北等省,这‘厘金局’真惹出了不少的祸事。”

    恭亲王答曰:“这都是老话了。皇上,这些年上述诸省,凡与‘厘金局’相关的乱子偶一露头,都调派绿营或湘军予以了强力处置。现在,‘厘金局’在湘、鄂、皖、闽、川、吉数省通行无阻。”

    奕:“那你看看这奏折吧。”宫女把那奏折接过去,小心捧给了恭亲王。

    恭亲王草草读罢刘源灏、田兴恕的奏折,幽幽叹息曰:“拆屋筑墙,剜肉补疮,怎一个‘穷’字了得啊!”

    奕:“小六子,你的意思是?”

    恭亲王:“皇上,当初让曾国藩办团,已属事出无奈。接下来,湘军改‘兵为国有’为‘兵为将有’,亦复事出无奈。后来,颁旨让湘、鄂、皖、闽、川、吉等省份‘抽捐助饷’,亦复事出无奈。现在,田兴恕、刘源灏拟欲效仿,更属无奈之至!”

    奕:“那……你的意思是任其为之吗?”

    恭亲王:“皇上,事到如今,既然朝廷已别无它计,看来只能如此了。”

    奕听罢,凄惶的目光久久盯牢了鞋尖。

    当日,刘源灏、田兴恕关于设立“厘金局”的请示,清廷颁旨准行!

    由各地官绅操持的“厘金局”,在黔省如雨后春笋般地冒了起来……除了刘、田奏折中所称的仁怀、开泰、玉屏等八个口岸,贵州官府还下令在全省的州、厅、府、县所在地设立了各自的关卡抽收“厘金”。

    这些“厘金卡”投入运行后,虽然达到了“抽捐助饷”的目的,却越发加重了老百姓的经济负担,激化了社会矛盾。恰好这几年,贵州连年大旱,许多州、厅、府、县上一年就已颗粒无收。现在突然冒出个抽收捐款的“厘金局”,这对农民来说,无异于雪上添霜。

    各地饥民万般无奈,只得背井离乡四出逃生。可是,这些饥民的迁徙,反过来又增大了贵州官府“剿匪”的难度——成千上万的饥民结队迁徙,谁知里面有没有“号匪”之类的乱党?

    不单如此,“厘金局”还遭到了大多数乡绅的激烈反对,因为,这些乡绅十之八九是当地各种贸易往来的经营大户,“厘金卡”直接侵害了他们的利益。这年年底,“抗捐”、“抗粮”事件,在清镇、仁怀、开泰、玉屏等地接连发生。其中形势最严峻、性质最恶劣的,首数安顺府清镇县。

    清镇县毗邻贵阳府西郊。从军事地位分析,这里是屏护省城的重要门户,从经济收入方面来说,清镇县的贸易活跃程度历来居黔省之首,向来是贵州的钱粮重地。故而经巡抚衙门斟酌、协调,指定该县的三座“厘金卡”由贵阳知府衙门直接掌管,全部厘金款项也由贵阳府直接抽收。可是,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在清镇县“厘金局”坐卡收捐的官员,先后有三人被杀。蒙面凶手非常嚣张,曾当众散发揭帖,扬言“凡坐卡收捐者,来一个,杀一个。来两个,杀一双!直到‘厘金局’裁撤为止。倘是不撤,愿同田忠普决一死战!”此处的“决一死战”四个字,含义不言自明:造反!

    另据提督衙门细作密报:“‘清镇事件’之幕后策划人,乃当地‘结义团’团首何三斗(人称‘何疙瘩’)。”这是田兴恕走马上任以来,关于“何疙瘩”的第三封密报。第一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大清血地简介 >大清血地目录 > 78、钱登选的“臭鸡蛋”怪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