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想到的,他向来宠爱他的这个侄儿,不仅因为奕山的聪明,而且奕山在道光面前的时候总是侃侃而谈,似乎无所不知。可结果却令道光非常失望。
更加可恶的是那奕山在战败的情况下,竟然谎报军情,声称英军已经归顺,以致在道光得到消息后立即下令裁军,以减轻军用糜费。
道光在这件事上十分后悔,“如果不裁军,恐怕那些英军未必能够这么快就占领了定镇和宁波等地。”
道光在后悔过后只能是更加痛恨奕山,可痛恨又有什么用呢?
他又看了一眼那成摞堆在御案上的奏折,深深发出一声感慨。
“该怎么办呢?难道还能再打下去么?”
如若再打下去,道光就不能不从长计议了。作战已经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使本来已近空虚的国库更加显得捉襟见肘了。而且现在朝中还有谁能胜任钦差大臣一职呢?
道光现在还记得昨日在太和殿上,当他提到这件事的时候,下面那些平日里煤蝶不休的大臣们一个个都三缄其口,呆着木鸡,以前的几位钦差大臣和参赞大臣无一不是功绩显著,但当他们碰上英军问题时也是束手无策。他们尚且如此,对于那些剩余的朝臣来说又有什么办法呢?又怎会有拿着自己的脑袋去帮皇上分忧解难的勇气,更何况能力也相当有限。
朝臣不敢相信皇上,而皇上这时也不敢相信他们。
“究竟是打还是罢手呢?若打吧!似乎……”
想到这儿,道光眼睛一亮,大声喝着:“小喜子!”
“奴才在这儿呢。”
小喜子听见皇上唤他,不知又出啥事,丝毫不敢怠慢,赶忙跨进养心殿,跪在道光的面前。
“小喜子,你速去把奕经喊来。”
“奴才道命。”
小喜子马不停蹄地跑了出去,一个时辰的功夫,又风风火火地奔了进来。
“皇上,理藩院尚书奕经奕大人到。”
奕经是贝勒绵懿之子,隶镶红旗,先后为乾清门侍卫,奉宸院卿,内阁学士,副都统,护军统领。道光五年迁兵部侍郎,十年平定张格尔余部叛乱后回京,历任户部、吏部侍郎,十四年升为黑龙江将军。十六年为吏部尚书兼步军统领,二十一年为协办大学士,三月时才督署理藩院尚书。
道光对弈经也一直比较宠爱,现在在道光感到危急的时候,也只能起用他,把一切希望全部都寄托在眼前的这一位侄儿的身上了。
“皇侄,你可知朕召你前来,为了何事?”
道光虽然没有明说,奕经也已猜得十有八九,他眉头一皱,没敢答话。
道光见奕经不敢答话,悠悠地说:“我大清建制至今已有二百余年,虽说一直都比较太平,没有出现过什么大的波动,却也是历经沧桑,饱含苦楚,如此方得以延续至今,而这又靠的是什么?无非是我们皇氏家族的同心协力,万众一心,共同效力于我朝大业。可现在英国的洋鬼子们却屡犯我朝沿海之地,毁我河山,杀我子民,实乃天怒人怨。然而现在却没有人替朕分忧解难,一个个竟然被英国鬼子吓得大气也不敢喘,我朝威严何在?难道他们真的那么可怕么?未必!只要我们扬己所长避己所短,那些洋鬼子们又何足惧。先前朕已派出几任钦差大臣,可他们对朕的劝告充耳未闻,以致延误战机,故此落败之势不可免。现在洋鬼子们又北上攻占了厦门、定海、镇海和宁波,现在又将要直指南京,实乃欺人太甚,士可杀之而不可辱之。所以这次朕有意命你前往浙江,收复宁波、定海和镇海等地,不知你意下如何?”
道光滔滔不绝地劝说,顿时羞得奕经面红耳赤,可又不敢贸然答应下来。犹豫地说:“皇上,事关重大,这件事恐怕侄儿承担不了,还望……”
“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