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二十二章 初战宿县
    一九四八年十一月

    临涣集 宿县 南京

    <er h3">1

    临涣集的夜是那么静谧,似乎战争离它十分遥远。集上的人家全都熟睡了,只有文昌宫的灯光彻夜未熄,点亮着这个淮北平原深处的小镇。

    文昌宫是临涣集的标志,虽和大宫大殿相比不甚起眼,却是地道的唐代建筑。千百年来,朝代更替,文昌宫曾叫过“尚书宫”“藏书宫”。但无论怎样更改,它的名字始终与文人墨客、经史子集有着不可分割的渊源和联系。然而,自从前几天住进三个军人,这里的历史便被改写得与它的名称大相径庭,变得充满阳刚和雄武之气了。

    十一月十日,无论对共产党还是对国民党,都太重要了。

    这一天,毛泽东发出了那封攻占宿县、“至要至盼”的电报;蒋介石迭令急催黄维兵团赶赴徐蚌一线作战。这一天,刘伯承到达淮北中野指挥部,与陈、邓会师,共同指挥举世闻名的淮海战役;而被蒋介石视为肱股的杜聿明也在这一天飞往徐州,声言扭转危局,挽狂澜于既倒。这一天里,中野指挥部下达徐蚌作战命令,陈赓的四纵在华野部队的配合下,沿津浦路西向北对徐州发起攻击;徐州“剿总”司令刘峙唯恐有失,忙调孙元良兵团离开宿县,北上徐州“保驾”。恰恰在这个时候,刘伯承、陈毅、邓小平下令中野三、九两个纵队,不惜一切代价,占领徐州和南京之间的大门——宿县。

    鸡鸣时分,文昌宫里走出一群赤红着脸的壮年军人。为他们送行的,就是几天前住进这里的三个举足轻重的人物。为首的是高高大大、戴着眼镜的刘伯承。站在他身边的,一个是胖头大耳、浓眉虎目的陈毅;一个是剃着光头、精干壮实的邓小平。

    那些赤红着脸的军人也都非同小可,他们是来自各纵队的首脑——司令员和政委们。攻打宿县的作战会议刚刚结束,文昌宫里飘出的烟雾,好像战场上弥漫的尘硝。

    刘伯承、邓小平面色严峻,一一握住杨勇、陈锡联、陈赓、秦基伟等纵队领导的手,用力摇了摇,没有说话。但从握手的力度上,足以让人领略到重托、使命和决心的分量。

    <er h3">2

    在宿县城下担任前线指挥官的三纵副司令员刘昌毅,登上刚刚缴获到手的装甲列车,正准备抵近城关后下达总攻命令,电话铃响了。

    “刘昌毅吗?你们现在进攻宿县城,兵力够不够?”

    刘昌毅一听那震耳欲聋的声音,便知道是陈毅。

    刘昌毅挺感动,心里却苦笑。要说兵力,哪还有够的时候?可你陈司令员身上还拔得出汗毛吗?南线阻击李延年、刘汝明;北线抗击邱清泉、李弥;西线追堵黄维;东线围歼黄百韬,哪一处兵力富裕?淮海战场,我军六十万对付国民党的八十万,这是明摆着的事嘛。我刘昌毅再困难,也只能挺着腰杆向你司令员报告“够了”!

    “要不要增加点兵力?”陈毅那边还真怕刘昌毅客气。

    “不要了。”刘昌毅的口气不容置疑。

    “你们还需要点什么?是不是要点炮?”

    好像送远行的亲人出征,不给点什么,陈毅心里过不去。

    刘昌毅这回脸上、心里都笑了,他觉着陈毅真是会体贴人呐!一年前中野兵强马壮进了大别山,一年后出山时几乎成了“叫花子”部队,把重武器全扔掉了。现如今缺的就是大炮,特别是攻占宿县这样坚固的城池,大炮当然是好东西。可他又一想,咱“叫花子”也不能开大口,让首长为难;于是嘬了下牙花子,挤出一句“如果有炮弹,就请司令员拨几门炮”……

    放下电话,刘昌毅也没抱多大希望,临涣集总部的“家底”他知道。没抱希望的刘昌毅到后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第二野战军简介 >第二野战军目录 > 第二十二章 初战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