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十五章 大决战
被歼后,淮海战场的兵力对比,解放军已占绝对优势,杜聿明集团难逃被全歼的命运。所以,中央军委敢把两个司令员同时调离淮海战场。这也说明,中央对消灭眼前的敌人不再担心,已把目光投向未来了。

    粟裕也难得一身轻松,不必没日没夜地盯着地图、守着电话了。他知道这天晚上刘伯承、陈毅、邓小平要来蔡凹华野指挥部,就早早踏着积雪伫立在村口等候,一站就是好长时间。这自然出自他对这三位总前委常委、老上级、老战友的深情厚谊,同时也因为头上没有了紧箍咒,思想上从高度紧张状态解脱出来,难得有了漫步村头的闲情逸致。看见随风飘舞的雪花,他突发奇想,难道这不是对付陈官庄包围圈中那些饱受饥寒交迫的敌人的天兵神将吗?他就这样耐心等候,直到把他们三人等到为止。

    第二天,12月18日,谭震林从前线赶到。总前委成员刘伯承、陈毅、粟裕、谭震林在书记邓小平的主持下,于蔡凹华野作战室召开了总前委成立以来的第一次会议,研究的议题却不是对杜聿明作战,而是歼灭杜集团后的休整计划、下一步作战计划及将来的渡江作战计划,并根据中央军委指示精神,将研究结果及总前委的意见带到中央。会上讨论的内容,涉及部队今后的作战方针等重大问题,是绝对机密的。会议还着重就中央军委12月12日电报(军委特地说明:此电只发刘陈邓,请小平负责于粟谭至你处开会时,给粟谭二人一阅。阅后焚毁,保守机密。)作了讨论。

    雪后初晴,阳光耀眼。开会间隙,五位总前委成员在小院子里说笑,摄影记者提出给五位首长留个影。陈毅高兴地说:“要得要得!”于是,大家在铺着一层薄雪的院子里站成一排,以作战室门窗前树叶早已凋零的石榴树为背景,随着快门咔的一响,留下了一张极其珍贵的历史照片。

    12月19日,刘伯承和陈毅分乘两辆吉普车离开蔡凹,前往西柏坡中共中央所在地,邓小平仍回临涣集东南的小李家,谭震林驱车回徐州西南对付包围圈中的杜集团。粟裕送走了几位总前委成员,一头扎进作战室,又投入了紧张的工作。他把这视为生命的第一需要,无时无刻不想着陈官庄地区那20多万敌军尚未被消灭,哪里轻松得起来。

    这时,杜聿明集团深陷包围圈中,无路可逃。什么时候打他,主动权完全操在解放军手里。11月29日,平津战役打响。中央军委为了稳住华北的傅作义集团,不使其海运南撤,一度要华东野战军对杜聿明集团围而不攻,“两星期内不作最后歼灭之部署”。

    从12月16日开始,华野前线部队奉命围而不打,转入阵地休整。整个陈官庄地区没有重大作战活动,只有偶尔响起的零星枪炮声。由于连日雨雪,连飞机声也少听到,出现了鲜有的平静。

    在这近20天的休整期间,华野各部队结合自己所在阵地的特点,开展了多种多样生动活泼的形势、任务教育,进行组织整顿,选拔优秀干部,开展立功运动,吸收优秀官兵入党,团结教育新解放战士,针对敌人特点进行敌前练兵,开展群众性的对敌政治攻势,等等。各部队官兵士气高涨,面貌焕然一新。

    在战事最紧张的日子里,官兵们吃在堑壕,住在堑壕,不管风霜雨雪、白天黑夜,困了就抱着枪和衣而卧,饿了就扒几口冷饭、啃几口硬邦邦的麦饼。赶上晴天还容易对付,遇到连日雨雪那就惨了——壕沟低洼积水,人成天就在泥水里吃住,身上几乎没有干处,寒入骨髓。阵地上空气混浊,死尸味、血腥味、粪便味,各种说不清的气味扑面而来,使人感到阵阵恶心和窒息。现在,官兵们利用战场上难得出现的平静日子,把战地环境改造一新。他们一面派出警戒人员监视敌人,一面组织官兵清除堑壕内外的秽物粪便,掩埋附近敌人的尸体,疏通排水沟,挖蓄水池或水井,修建“公厕”,阵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第三野战军简介 >第三野战军目录 > 第十五章 大决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