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政第二
孟子云,古之人修其天爵,而人爵从之。亦言古选举正法。」
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哀公,鲁君。问孔子:何所为之,则民始服耶?当时三家执政已久,哀公颇不得意,故有此问。孔子对以举错之道。包咸注:「错,置也。举正直之人用之,废置邪枉之人,则民服其上。」谓举用正直为公之人,舍置曲枉自私之人,民受其利,乃服。若举用曲枉,舍置正直,民受其害,不服。鲁国此时,三家专横,即是举枉错诸直,故民不服。此为通义。古注又一义,错诸之诸字,乃「之于」二字之合音字。如王应麟困学纪闻,引孙季和之说,以及刘氏正义等,以为举直者而置之于枉者之上,民所以服。举枉者而置之于直者之上,民所以不服。此义仍用小人,惟当置于下位,受制于在上之君子,不得为恶,民不被害,亦服。此义较优。刘氏正义以此与夫子尊贤容众之德相合。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季康子,鲁大夫季孙氏,名肥,諡康。鲁卿三家,世袭专政,民心不服。康子乃问孔子,如何使民对上恭敬尽忠,以及劝勉为善。以劝的以字,古注作与字讲。孔子答曰,君以庄严面临民众,则能使民敬君。君以孝道教民,并能以慈待民,则能使民尽忠。君能举用善人,而又教化不能之人,则民自能相劝而善。
邢疏说,当时季氏专执国政,犹如国君。故孔子之答,皆以人君之事言之。
【雪公讲义】
孝慈则忠句,各解纷纭。黄氏后案曰:「孝慈则忠」。诸家说甚费解,式三谓「孝」当作「(音教)」,谓引导之使人可仿效也。
【按】黄氏所云,本句可通,但与全文不贯,且他本罕见,姑备一说。孝经云:「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细审季康子之三问,皆在使民;而使者在君,从乃在民。君能庄临,而民自敬。教民以孝,民始孝亲;中则忠君,如子孝父矣。然君必以慈临之,如亲慈子,故曰:「孝慈则忠」;否则犬马路人,草芥寇雠矣。举彼善者,教他不善者,民自相观而善;是不劝之劝。此章三答,有直接,有双用,有旁通,言与文,婉转入微。
(犬马草芥二句,引自孟子离娄篇:「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引文略为变更,以便解说而已。)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或人问孔子,子何不为政。包注:「或人以为,居位乃是为政。」孔子引书经解答。
「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此二句出于古文尚书君陈篇,今文学家说是逸书文。汉石经「孝乎」作「孝于」。惠栋九经古义,谓后儒据君陈篇改于为乎。乎于古通用。此二句朱子集注读:「孝乎,惟孝友于兄弟。」今从古读,至惟孝为一句。孝乎,赞美孝道。惟孝,再加赞美。友于兄弟,包注:「善于兄弟。」
施于有政三句,各注考据,皆是孔子语。「施于有政。」包注:「施,行也。所行有政道。」此意是说,施行孝友,即有为政之道。「是亦为政。」是,指施行孝友而言。行此孝友二者,亦是为政。「奚其为为政。」皇疏:「何用为官位乃是为政乎。」
孔子答意,虽然不在官位,只要在家施行孝友,亦是为政。孝友是为政之本,除此之外,何事算是为政,故云:「奚其为为政。」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为人必须有信用。人而无信,可乎,不知其可也。刘氏正义引郑注:「不知其可者,言不可行也。」以下说比喻。大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