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4.作为一名军人,能亲身参加上甘岭这样的大战,足以骄傲终身。作为大战胜利一方的首席指挥官,秦基伟名垂青史
在秦基伟的军事生涯中,最为辉煌的当属抗美援朝战争中直接指挥的上甘岭大战了。这场大战使朝鲜战争局势进一步趋向稳定,使美军再也无力向朝鲜北部进犯,使全世界人民都看到了中国军人的战斗力。
可以这么说:秦基伟的大名是在上甘岭上打出来的。
朝鲜战争爆发后,秦基伟和他率领的15军还在袓国的西南边陲。秦基伟多次争取,才得以率领15军赴朝参战。1952年3月,15军进驻平、金、淮地区,担负五圣山、西方山一线的防御任务。
五圣山海拔1000多米,是朝鲜东海岸到西海岸的联结点。控制着金化、平康、铁原三角地带,是中部战线的战略要地,是朝鲜中部平原的天然屏障,它可俯瞰敌人防线的纵深。志愿军守住了五圣山,就可以把战线稳定在三八线,如果敌人夺取了五圣山,就可以从中部突破志愿军的防线,进至平康平原,危及朝鲜整个防线。
彭德怀曾经这样说过:
“丢了五圣山,后面200里将无险可守。”
在五圣山的南面有个小山村,名叫上甘岭,在上甘岭的北边还个小村名叫下甘岭,两岭相距1000米。在第五次战役前,下甘岭曾是志愿军总部所在地,北犯的美军曾进至距下甘岭仅几十里的地方。毛泽东主席得知这一消息后,亲自下令将志愿军总部后撤100公里。
在上甘岭的两侧,有两个小山头,右边的是597.9高地,左边的是537.7高地,这两个山头加起来只有3.7平方公里。正面宽只有2.5公里。但是它们却互为犄角,背靠五圣山,为五圣山的前沿重要支撑点。
上甘岭大战主要是在这两个小山头上进行。
战斗打响前,中美双方谁也没想到将会在这两个小山头上爆发一场全世界瞩目的大战,由战斗演变成战役,直至影响了整个朝鲜战争的走向。
美军最初对夺取上甘岭两个小山头是十分自信的。“联合国军”司令官克拉克轻松地说道:“此次作战将会非同寻常地创造一个好机会,可以不付出大的牺牲就能拿下一些阵地,假如一切按计划行事,两个营就可以完成这一任务!”
他甚至“精确”地计算出美军的伤亡人数,说行动只进行5天,美军有200人伤亡。
后来的事实是:美军总共投入了6万兵力,发射了190多万发炮弹,伤亡了2.5万多人,花费了近两个月的时间,只占领了上甘岭上志愿军两个班的阵地(后来仍被志愿军夺回)。
上甘岭大战,在兵力的密度、炮火的密度、人员伤亡率上都是中外战争史上罕见的。
在战斗打响前,秦基伟在上甘岭两个高地上也是只放了2个连。
战争的变化有时是难以预料的。秦基伟包括志愿军总部在战役打响前,都没想到上甘岭会出现成一场10万人的大战。但是,秦基伟在组织部队防御时,是充分考虑到了战斗的残酷性的。是决心率领15军把五圣山一线建成一条突不破的防线的。
秦基伟这样说:如果在战争初期,某国建立一条防线,敌国经过多年准备,发动大规模进攻,很可能被突破,所以军事家们都说“世界上没有攻不破的防线”。但是朝鲜战争已经进行了五次战役的较量,战场上出现了对峙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建立一条突不破的防线,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须的。
当时,15军的右翼是12军,12军在坑道战中有经验;左翼是38军,38军入朝最早,打得最好,是“万岁军”。
秦基伟颇为风趣地说:他们是“万岁军”,我们15军要打个“九千岁”!